内容简介: 《中国音乐史图鉴》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音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资料工作人员共同编撰的,经过他们长期的辛勤劳动,已经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是近年来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领域显著成果之一。 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而且保留下来丰富的史料。其中有:(1)文字记载,包括音乐文献以及唐代以来的各种乐谱;(2)形象资料,包括地上保存地和地下发掘的有关文物;(3)社会调查资料,包括古代乐曲的遗音或流风余韵。本书取材,即以形象资料为主,以其他两种资料为辅,使三者互相印证补充,从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音乐发展史画卷。 古代文献中常有记载不周密或错误之处,需要形象资料或社会调查资料来加以补充、澄清或纠正。例如,新石器时代尚无文字,而根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音孔陶损测音,发现它能发现八个连续半音。到春秋战国之际,乐律学又有很大的进展,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六十四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这些资料充分说明了中国乐律学有它的来龙去脉,自成体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书编者对美不胜收的图片反复鉴定,精选五百余幅,汇编于此。读者展卷,一目了然,不仅可以掌握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历程和规律,获得清晰而深刻的印象,而且面对这些珍贵的文物的图像,也会不由得产生无限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编辑推荐: 《中国音乐史图鉴》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音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资料工作人员共同编撰的,经过他们长期的辛勤劳动,已经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这是近年来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领域显著成果之一。 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而且保留下来丰富的史料。其中有:(1)文字记载,包括音乐文献以及唐代以来的各种乐谱;(2)形象资料,包括地上保存地和地下发掘的有关文物;(3)社会调查资料,包括古代乐曲的遗音或流风余韵。本书取材,即以形象资料为主,以其他两种资料为辅,使三者互相印证补充,从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音乐发展史画卷。 古代文献中常有记载不周密或错误之处,需要形象资料或社会调查资料来加以补充、澄清或纠正。例如,新石器时代尚无文字,而根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音孔陶损测音,发现它能发现八个连续半音。到春秋战国之际,乐律学又有很大的进展,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六十四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这些资料充分说明了中国乐律学有它的来龙去脉,自成体系。 本书编者对美不胜收的图片反复鉴定,精选五百余幅,汇编于此。读者展卷,一目了然,不仅可以掌握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历程和规律,获得清晰而深刻的印象,而且面对这些珍贵的文物的图像,也会不由得产生无限美感。 tujian.org
目录: 序言(阴法鲁) (一)远古至战国 1、乐舞 2、乐器 3、钟鼓之乐 (二)秦汉至南北朝 1、乐舞百戏 2、鼓吹 3、竽瑟之乐及其他 4、北朝石窟伎乐 (三)隋唐五代 1、乐舞与仪仗乐队 2、说唱俑与戏弄俑 3、中日音乐文化交流 (四)宋元 1、城乡音乐活动与散乐 2、词典音乐 3、杂剧与南戏 4、器乐 (五)明清 1、民歌、小曲与说唱 2、民间歌舞与风俗音乐 3、传奇、京剧与地方戏 4、器乐 5、谱式 6、朱载育《乐律全书》 7、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结 语 图片目录 后 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