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图文聚焦 > 重要庆典 > 西藏解放五十周年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西藏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2009-04-30
  记者:白皮书上说,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的发展堪称“跨越”,现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如何理解这“跨越”和“最好”?   朱晓明:在我们共和国的土地上,就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范围来说,民主改革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社会变革程度之深,社会进步跨度之大,堪称为最。   西藏的“跨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是社会制度的跨越。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西藏从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历史起点出发,越过了(准确地说是没有经过,或者说是避免了)“一个半”历史阶段,即封建社会的后半期和整个资本主义阶段,胜利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第二是社会生产力的跨越。2001年召开的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西藏要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近些年来,西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些变化和成就完全可以用“跨越”来形容。   “最好”时期,是比较而言的。在迅速平息达赖集团组织策划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拉萨骚乱事件以后,新时期西藏工作经历了“一个转折点”(1989年底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西藏工作形成十条意见)、“两个里程碑”(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2001年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的里程碑(2005年,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西藏工作,形成了关于西藏发展稳定的意见),实现了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的最长稳定期和最快发展期。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局势的基本稳定。2008年排除和克服拉萨“3.14”事件和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影响和困难,保持了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两位数的增长,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事实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西藏发展繁荣、长治久安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白皮书链接: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1959年至2008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200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76元,西藏总人口由1959年的122.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87.08万人,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5%以上。   西藏文化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新发展   记者:德国汉学家、民族学家南因果博士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驳斥了达赖喇嘛的西藏“文化灭绝”论。他说,恰恰相反,“西藏文化得到了繁荣和长足的发展”。你怎么看待西藏民主改革50年传统民族文化如何保护和弘扬的?   旦增伦珠: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藏族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这些年来,为了保护西藏传统民族文化,中央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投入巨资,对西藏的民族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普查、收集、整理、研究和出版,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应该说,西藏民主改革50年,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发展了,而且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知道的群众更多了。比如藏戏,过去仅限于拉萨和少数地区,个别的节日才表演,观看的群众也相对比较少。现在,藏戏的7个传统剧目全都保留下来,并且开始走向全中国和世界。还有歌舞,过去仅限于宫廷演出,现在经常出国演出。再有,西藏传统的笑话通过改编,与相声融合成为藏语相声,这在过去根本没有,现在非常受欢迎。再比如,《格萨尔王传》,西藏自治区社科院专门成立自治区格萨尔抢救办公室,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格萨尔王传》的普查工作,寻访民间艺人,收集流散在民间的旧版本和旧手抄本。据粗略统计,目前,《格萨尔王传》至少有120部、100万诗行、2000余万藏文字,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在任何社会都一样。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继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弘扬、在开放中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达赖集团抛出“文化灭绝论”,意思是必须原封不动才不叫灭绝,只要一动就是灭绝。此逻辑完全是迎合西方反华势力的需求。   白皮书链接:编辑出版十大文艺集成志书西藏卷,整理出版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及时抢救和有效保护大量重要文化遗产,国家先后拔款16亿多元及黄金、白银等修复开放各教派重点寺庙、维修布达拉宫等文物古迹。   记者: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而新西藏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新发展,是这样吗?   朱晓明:是的。事实上,和平解放前,西藏只有学习经文的寺院教育以及少量供达官贵族子弟读书的私塾,文盲、半文盲占95%以上。在和平解放初期,建立了拉萨小学等一批学校。1957年,在陕西省咸阳市建立了西藏公学,1962年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西藏民族学院。近十几年来,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对西藏教育事业的投资,并从实际出发,实行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如对农牧民子女实行“三包”,包吃、包住、包学的政策,拨出专项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派遣援藏教师,对口支援,在内地举办西藏中学和西藏班,加快藏族人才的培养等等。   藏族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手段,从原始的口传心授、手抄木刻发展到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藏语广播、电影、电视,藏文电报、藏文计算机输入、存储等。对藏族文化开始运用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使藏族文化的研究水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一位美国朋友曾对我说,他和他的夫人参观过北京的西藏中学,感到非常惊讶,看到中国政府确实在改善西藏人民的生活。他说,以我自己的感觉,认为中国政府方面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   白皮书链接: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6.3年,20年来,全国先后有20个省、直辖市的28所学校开办内地西藏班(校)。   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尊重   记者:白皮上书上列举了大量数据,加以证明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保护,很有说服力。您认为这与达赖方面一贯宣扬的那种绝对的“宗教自由”有何区别?   朱晓明:我们不是一般地讲“宗教自由”,我国宪法规定和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包含两方面含义,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宗教信仰,属于个人意愿,享有信仰自由;宗教活动,涉及社会实体和社会活动,享有相对自由。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时,不能损害其他公民和社会的利益。这也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基本依据。   民主改革已经结束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历史,不允许宗教干涉司法、行政和教育。政府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也依法制止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据了解,西藏现有寺庙和其他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多人。许多外国人,不相信西藏有宗教信仰自由。他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当他们有机会到西藏,看到西藏的信教群众既可以到寺庙去烧香、拜佛,磕长头、放布施,又可以转经、诵经、祈祷的时候,都觉得他们看到的与他们在外面听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真是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白皮书链接:西藏现有60余座学经班,学经僧人约6000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藏陆续恢复了各教派各类型宗教节日40余个。僧俗信教群众每年都组织和参加萨噶达瓦节、雪顿节等各种各样的宗教和传统活动。   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干部成为中坚力量   记者:如今,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干部已经成为西藏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西藏的发展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朱晓明:要使各民族都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就必须有桥梁和纽带,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的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起着这种桥梁和纽带的关键作用。我们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并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做好民族工作、彻底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我国民族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着眼于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群众,重视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同时团结上层,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历史上中央政权在西藏实行的统治和管理体制,是封建国家内少数民族上层统治者的自治,而不是人民的自治。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内人民的自治,是建立在经过社会改革推翻了封建农奴制度的基础之上的,是依照法律实施的,是人民自治、依法自治。达赖集团用“高度自治”的谎言,来欺骗国际舆论,否定人民自治、依法自治,为恢复他们的统治炮制理论依据,其实质是为了恢复他们对西藏的统治。   白皮书链接:目前,在全国人大代表中,西藏自治区有20名代表,其中12名为藏族公民,门巴族、珞巴族公民各1名;区地(市)县三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少数民族公民占77.97%;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技术人员31487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链接
    ·胡锦涛:青藏铁路开
    ·图文:西藏喇嘛在展佛节上吹法号
    ·图文:藏北草原上的佛塔
    ·图文:西藏拉萨大昭寺
    ·图文:藏北当雄县纳木湖乡牧民努日一家子挤
    ·图文:藏北草原上的羊群
    ·图文:羊毛丰收
    ·图文:观众阅读解放军西藏军区布告
    ·图文:观众参观17条协议签字仪式场景雕塑
    ·图文:观众参观西藏民主改革50年展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