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澄清:平均工资统计不算虚假 |
2009-05-07
|
|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程子林解读《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时透露:统计数据中平均工资上涨而员工的实际工资并没有上涨,这个问题不能算统计上的虚假。
程子林介绍,整个企业的平均工资会提高,交的社会保险等相关费用提高,但员工真正拿到手里的工资没有涨,这个不能算统计上的虚假。因为,平均数是统计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非常有用的指标。它在统计学里面有一个基础地位。中国这么大,如果没有平均工资这样一个指标,就很难找到一个代表性的东西来说,比如中国的某一个阶层,或者企业,或者公务员,不同的行业的工资水平是多少,不能拿某几个人来说事。比如某一个老总年薪6000多万,他代表不了总体水平。还有的人一个月收入只有几百块钱,这个数字也不能客观反映总体水平。总体水平只能靠平均数来反映,尽管平均数有缺陷,一个总体里面特别高的那个水平会明显抬高总体平均水平。
比如说把提高的数值去掉,或者还有其他的平均数,叫中位数。比如说5个人,第一个人最高,100万,第二个人5000,第三个人4000,第四个人3000,第五个人2000,这样加在一起就是1014000,如果简单地算,平均20万出头。中位数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他找中间人的水平,第三个人是4000。他代表四个人代表得很好,代表另外一个人就代表得差一点。有时候就把最高值去掉,这也是一种做法。但是从全国这么大的总体来说,某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单个水平,特别高的水平对全国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在统计学上最常用的还是“散数平均数”。
程子林说,平均工资指标和大家的切身利益也有关系。比如说社会保险费的交纳,比如在一些民事行为、民事案件中的赔偿标准,包括国家赔偿,都是和一个地方的平均工资水平和城市市民、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挂钩的,是按照这个水平的多少倍来赔偿的。
据悉,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日前联合公布《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该规定自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部门规章。(记者龙露)
改革平均工资统计制难度在哪儿
访国家统计局官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