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民政部救灾司司长邹铭、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杜玮、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陈振林介绍中国防灾减灾工作基本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日报社记者]请问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的立体灾害监测系统还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需要有待健全?另外我国是一个灾害品种繁多的国家,请问有哪些新举措能够提高防灾减灾的预警能力?谢谢。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 陈振林]大家知道,70%以上的灾害属于气象灾害,所以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做好气象监测预警可以说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俗话说是消息树的作用。针对气象灾害防御当中,无论是从监测到预警到服务,都存在着薄弱环节,气象部门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大力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能力方面的建设,我们近年来组织实施了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推进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努力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另外也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作为手段来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覆盖面,彻底解决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针对我国雷电灾害影响重的特点,近年来也加大了对雷电的防御工作,特别是对中小学和广大农村地区的防雷工程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在去年地震发生之后,地震灾区简易住所都是防震力量非常薄弱,而且在当年雷电灾害发生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确保了四川地震灾区没有因雷电造成伤亡。
二是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制和机制的建设,我们加快制定并推动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专项预案,还有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不断地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通过机构调整,中国气象局还不断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形成防灾减灾合力。我们针对全年各种灾害发生的可能和各个部门的需求,加强合作,尽最大可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加强各地区的合作,做到预案联动、信息共享、措施联动,同时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力度,积极推动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全社会参与的整个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建立。
四是强化气象灾害防御队伍的建设,我们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发展气象灾害防御队伍特别是基层气象灾害防御队伍。这两年也加大了气象部门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步伐,现在已经达到了37.5万余人,这支力量对基层的灾害防御工作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是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的国际合作。中国气象局利用风云气象卫星广播系统为亚太地区防灾减灾、气象灾害的防御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同时我们利用多边和双边的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气象防灾减灾技术的管理经验,努力提升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