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胡锦涛要求举全国之力办好上海世博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西藏党政主要领导看望慰问第十一世班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沉寂近一年孟学农“亮相” 写诗抒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疆旅游部门拟申请资金解救受困企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众所周知,中国高等院校改革实行了近二十年,各种规划设计、办校模式层出不穷,然而时至今日,高校教授们依然怨声载道:高校中行政、学术不分,官本位严重,严重挤压了学术自由的空间,使得中国大学俨然成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一块堡垒。

凭笔者在高校内多年浸染的经验,吉林大学此举一出,必有深受“外行领导内行”之苦的广大教师、学生的赞誉。新浪网的相关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正如很多网友所担心:照此规定,学术委员会中确实不再有行政人员参与了,但这个委员会能真正摆脱行政权力对学术科研的不正常干预吗?这恐怕还要取决于它到底在高校的运作中享有何种权力、扮演什么角色。如果它仅仅是个虚化的机构,任务主要是对领导的意志走过场一样地表决通过,而实质的决策权仍在行政负责人手中,那这一措施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无数的经验已经证明:“大师之大”是大学兴盛的根本。而学术自由又是大师们发挥能力的基本保障。有关部门常常把中国高校改革的目的定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那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一流大学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大致说来,为保证学术委员会(或曰教授委员会、教授参议会等,性质类似)的学术自由和独立,世界名校推行的制度一般都包括如下两点:

第一,强调教学及科研人员在大学里的崇高地位,并且对由他们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赋予了独立决策的权力。行政人员无权干预它的运作,其决议行政人员也必须执行。诸如教学科研计划、项目经费使用、学术人员聘用、职称评定、招生计划、学位授予等等重大问题,都由各高校及院系的相关学术委员会决定。说白了,系主任在一切学术问题上都要服从教授的集体意见。只有教务问题、教师日常管理、学生纪律管理等杂务,行政领导可以说了算。

第二,高校中的行政人员没有所谓“级别”,不是官员。整个行政系统在大学里处于服务地位,而不是像我国高校那样在教学科研决策中越俎代庖。很多大学的系主任采用轮流制,就像值班一样。比如笔者当年的德国博士导师就曾兼任法学院院长三年。但这一院长职务在法学院里是大家轮流做的,他兼任该职务时,也并不比别的教授地位更高。做了行政领导,比较辛苦,薪水当然要加上额外补贴,类似于中国的职务工资。但他并不会从法学院得到特别的办公室,至于小车、住房、宴请公关费等特殊福利与待遇,更是想都不敢想。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会出现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的摩擦和对抗。

以上这些制度,或许有些也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才可能实施。依笔者愚见,中国高校只要能首先做到一点,即学术委员会对真正的学术问题有决定权,让“行政的归行政、学术的归学术”,就能使我国高校的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使迁延十几年的高校改革看到曙光。

□杨继(学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政学分离为中国大学带来一丝曙光
2009-07-20

新京报网联合新浪网就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决策分离展开网络调查,提供了改革高校行政化的若干思路。在调查中,多数人对吉林大学行政管理与学术决策的相对分离的趋向表示赞同。

     相关链接
    ·重庆公交站“炸弹”威胁排除
    ·何韵诗首次大方承认断背(组图)
    ·港府将公布学校复课安排 爆疫停课期料减至
    ·中越边贸"地摊银行"成主流 人民
    ·艾力更·依明巴海:自治区人大加快反分裂地
    ·台风“莫拉菲”袭港未现灾情 交通陆续恢复
    ·国内钢价继续普遍上涨 供应及库存均居历史
    ·"力拓间谍案"被借题发挥 中国商
    ·最高法:对请求解除购房合同要严格审查
    ·上海车牌拍卖意外取消 公众质疑伤及政府公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