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高三班”反证出教育不公 |
2009-07-20 |
|
一个班59人,全部上重点线:11个上北大,9个上清华,6个上复旦……这个“最牛高三班”,就是成都七中2009级14班。(7月18日《成都商报》)
十年寒窗,脱颖而出,这本身无可非议。但在向孩子们表达真诚祝福的同时,又不免生出某种寒意——这种寒意缘于“最牛”背后所隐含的巨大教育不公。
|
国办发通知要求妥善做好应对日全食工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新疆形势向好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季羡林遗体告别仪式19日上午在京举行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霍邱县财政拨6亿元奖励民营企业遭质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周时政要闻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众所周知,成都七中是成都乃至川内出类拔萃的高中。如今,在一个省会城市的少数几所高中里,往往汇集了本市乃至全省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中学教育的“高地”,基本上每年都将中考尖子生收入门下。在这些重点高中里,还要分普通班、重点班和实验班。为了打造学校的金字招牌和超强的社会声誉,这些重点高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会给实验班配备全省优质教育资源中最优质的那一部分,超高分的中考生加之超优质的教育资源,组成了一个“精品育人小分队”,成为重点高中冲击高考状元和保送重点高校的绝对主力。
在各中学努力打造“更牛”团队的同时,基础教育公平性问题被严重践踏和蹂躏——聚集了全省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点高中之外,基础教育资源则被稀释;而聚拢于实验班的超优质资源之外,重点高中内的教育资源也会出现严重倾斜。
可见,基础教育之不公,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整个高中教育的金字塔顶部,是熠熠生辉的名校名师和中考尖子,囤积在金字塔底部的,则是被经过反复稀释后的教育资源和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普通学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