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7月19日电(徐岳、曲以民)随着外资、民营企业日益成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国内人才流动日趋频繁,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和服务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中国北方人才市场近年来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应新经济组织和流动党员特点的党建之路。
中国北方人才市场是由人事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我国第一家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党委书记尚丽琴介绍说,市场自1994年成立后就开始从事流动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随着流动党员数量的日趋增加,中心开始将流动党员的党建作为自身的重要责任之一。
在2005年之前,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党委按照党章规定,在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人事代理单位中,建立起30余个独立党支部,直接管理300多名党员。但由于绝大多数单位不具备此条件,很多党员没有固定处所,无法纳入党支部管理,不能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
尚丽琴说,新形势下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面临挑战,这要求大胆实践,积极提高流动党员管理的覆盖面。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市场尝试打破所在单位和地域限制,组建起联合党支部和综合党支部。
截至目前,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在册的流动党员5300余人,建有党支部235个,纳入支部管理的党员数由15%增加到93%以上。市场建立的党支部分为三种类型:单建制支部(大多来源于企业的整体转制,成员来自同一单位)、联合支部(支部覆盖几个单位的党员)和综合支部(成员均来自不同单位)。
尚丽琴说,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证流动党员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要让所有的流动党员有归属感。组建新支部的工作正在不间断进行,每个支部都是一个“党员之家”,越来越多的党员实现了有“家”可归。
建立流动党员的党支部是基础,但如果仅满足于此,容易使党建工作流于形式。对此,中国北方人才市场积极组织引导,使各党支部因地、因时制宜地开展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市场还不断加强对新经济组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