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季羡林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2009-07-20

季羡林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季羡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
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月19日,季羡林同志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这是温家宝送别季羡林。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季羡林遗体,19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季羡林因病于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季羡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19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礼堂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季羡林先生”,横幅下方是季羡林遗像。季羡林遗体安卧于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上午8时许,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王兆国、刘淇、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韩启德、陈至立、马凯、杜青林、张梅颖、郑万通、万钢和彭珮云、胡启立、罗豪才缓步来到季羡林遗体前肃立默哀并鞠躬,作最后送别,与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季羡林的生前友好和各界人士也前往送别。

季羡林逝世后,以各种形式表示哀悼、向其亲属表示慰问的还有:王刚、王岐山、回良玉、汪洋、张高丽、张德江、俞正声、徐才厚、李鹏、万里、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刘华清、尉健行、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罗干、令计划、王沪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华建敏、周铁农、李建国、蒋树声、严隽琪、桑国卫、梁光烈、孟建柱、戴秉国、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马万祺、陈奎元、黄孟复、孙家正、邓朴方、林文漪和彭冲、王芳、谷牧、姜春云、吴仪、曾培炎、陈慕华、雷洁琼、邹家华、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许嘉璐、蒋正华、盛华仁、唐家璇、肖扬、韩杼滨、贾春旺、钱伟长、宋健等。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临清市。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诸多领域建树卓著,堪称我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社会各界送别季羡林先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澄平奉献笔耕一生——深切缅怀季羡林先生

tujian.org

大师不死——缅怀任继愈、季羡林先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重庆公交站“炸弹”威胁排除
    ·何韵诗首次大方承认断背(组图)
    ·港府将公布学校复课安排 爆疫停课期料减至
    ·中越边贸"地摊银行"成主流 人民
    ·艾力更·依明巴海:自治区人大加快反分裂地
    ·台风“莫拉菲”袭港未现灾情 交通陆续恢复
    ·国内钢价继续普遍上涨 供应及库存均居历史
    ·"力拓间谍案"被借题发挥 中国商
    ·最高法:对请求解除购房合同要严格审查
    ·上海车牌拍卖意外取消 公众质疑伤及政府公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