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的城市数量逐年增加,命名数量也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全国爱卫会已经命名了108个国家卫生城市。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日前开幕的首届国家卫生城市市长论坛上表示,国家卫生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加既是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标志,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各地城市的“创卫”工作不能一劳永逸,而应是一个不断巩固、提高,建立长效机制的过程。
陈竺认为,应该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创卫”的相关标准,使之充分发挥引导城市科学、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已被命名的国家卫生城市,不等于永远就是国家卫生城市,要继续努力,使城市各项工作符合修订后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全国爱卫办要不定期到各地抽查,定期复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城市进行通报,甚至摘掉其国家卫生城市的牌子。
据陈竺介绍,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全球城市化、工业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建设健康城镇的理念。健康城镇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实现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目标。他表示,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为我国建设健康城市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而“健康城市”也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内涵。因此,应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记者
胡其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