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党建运行机制如何应对挑战 ——关于连云港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加快发展(简称“两新组织”)。“两新组织”的大量出现,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传统党建的运行机制形成挑战。如何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引导“两新组织”科学发展,是当前组织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6月中旬,人民论坛记者专程到江苏省连云港市对该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连云港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特点
近年来,连云港市立足“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党的工作影响力”,一方面加大“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夯实党组织工作基础;另一方面按照“企业需要、业主支持、党员欢迎、员工拥护”的要求和“灵活多样、务求实效”的原则,选准活动载体,主动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两个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两新组织”的科学、健康、快速发展。
据了解,连云港市共有非公企业6393家(私营企业5854家,外商投资企业539家),新社会组织1038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537家(私营企业465家,外商投资企业72家)。其中,2782家非公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702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部单独建立了党组织;524家新社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207家。
“两新组织”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而且是参与政治、管理社会的主体。从总体上看,连云港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强化、四个优化”:
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连云港市委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文件。在全市建立了115个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把重点非公企业作为领导联系点,形成了“联系一个点,负责一条线,带动一个片”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工商联、民政局、工商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等单位组成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考核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并层层分解目标,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市委新经济社会组织社区工作委员会,全面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有效地保障了全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健康发展。 [1] [2] [3] [4]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