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问题种子祸农暴露监管漏洞
2009-07-27

新华网南昌7月24日电 题:问题种子祸农暴露监管漏洞

记者胡锦武、罗博

早稻飘香季节,江西省浮梁县等地上千户农民却颗粒无收,不得不将尚未成熟的早稻提前收割或直接推掉。浮梁县一家种子公司销售一万多公斤问题种子,目前造成5800多亩早稻绝收。

目前事件的原因已初步查明,这家种子公司已被关闭并实施资产封存,企业法人代表被刑事拘留,部分农民也已经从当地政府得到一定补偿。“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上千户农民四个多月的辛勤汗水付诸东流,令人叹息!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近年不少地方问题种子频发,不得不反思:问题种子是怎么流入市场的?种子制售过程中,层层监管为何形同虚设,监管漏洞是如何产生的?

种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为了满足农民对种子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我国近年来逐步放开了种子市场,种子经营单位增加,经销网点增多,新品种不断出现,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选择空间。

与此同时,种子市场缺乏必要的准入门槛,加上农村有限的执法力量,农资产品乏人监管的问题日益显现。一些地方和部门往往把精力主要用在对种子流通环节的监管上,以致生产源头管理缺失、假劣种子频频流向市场。

早在2000年就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使种子管理有了法律依据。但从目前来看,法律对有关售种主体的规定仍显宽泛。特别是对由一些科研部门或地方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出现质量问题应如何承担责任,并未有明确规定。

要保障农业安全,就首先要保障种子安全。必须要彻底净化种子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发展农业。从源头上加大种子生产环节管理力度,切莫让农民的辛劳和收入因问题种子而打水漂,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中央再提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延续适度宽松政
    ·广东“三支一扶”大学生八成就业成功
    ·陕西省教育厅指导学生识别民办院校欺诈招生
    ·汶川县对“都汶公路”实施紧急管制
    ·药品安全整治:打掉影响药品安全“黑手”
    ·食品药品监督局将优先提升基本药物标准
    ·药监局:四项措施确保甲型H1N1流感防控药械
    ·湖南洪江遭遇罕见特大暴雨袭击4人死亡5人失
    ·第六届全球华人物理大会将于8月在中国兰州
    ·撤收费站为经济动脉清淤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