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党校刊物称领导干部问责存在不敢问等3大障碍
2009-07-28
  人民网北京7月27日电最近一期的《学习时报》发表题为《关键要动真格的》的文章称,在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这件事上,当前主要存在不敢问、不能问和不会问三大障碍。

  一是不敢问。上级向下级问,担心影响选票;正职向副职问,害怕影响团结;同级之间互相问,又怕伤了和气。如果没有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肯定选择息事宁人,明哲保身,得过且过。这些“太平官”,哪级干部都怕得罪,就是不怕得罪老百姓。因为说到底百姓离他们最远,对他们的仕途经济影响最小。虽说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但在具体操作环节,群众的意见只是参考,顶头上司的看法才是关键。

  二是不能问。近年来,党在干部监督管理方面采取了“惩防并举”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就总体而言,如何实现“有效监督”,还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党的纪律检查部门在党委(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行政方面基本实行的是集体领导下的首长负责制。在这样的体制下,纪委很难向党委问责,成员当然也不易监督班长。要想真正实现对主要领导同志和主要领导机关独立有效的监督问责,事实上是比较困难的。这一方面囿于工作纪律,必须下级服从上级;另一方面,又囿于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仅仅要求某个同志依靠党性完成监督与问责,显然是很不够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不会问。有效的问责,首先取决于科学地界定责任范围和责任边界。职责不清,当然难以问责。一个重大责任事故的出现,往往源于非常复杂的各种原因。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哪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哪些是次要矛盾的次要方面?谁该负领导责任,谁该负直接责任?谁是主要责任人,这个主要责任人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承担什么具体责任?甚至包括这个犯了不可饶恕过错的责任人当初是由谁选拔任用的,那个选拔任用失察的主要领导和机构又该承担什么责任?如此等等,每个环节的认定都需要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都需要严格准确的真凭实据,不能冤枉一个勤恳劳动的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尸位素餐的庸人。这个复杂的过程,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文章称,说到底,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基本解决了“谁来问责,问谁的责,怎样问责”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现在的关键,是要在严格执行上下功夫,以严厉问责的实际行动昭告天下,取信于民。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人民日报撰文谈新疆7.5事
    ·广西:特警业务技能大比武
    ·甘肃一公安局长乘套牌车被曝光 6警车共用3
    ·康定泥石流灾害善后工作有序开展(组图)
    ·雨中搜救(组图)
    ·航行途中练兵忙(组图)
    ·西藏大昭寺小昭寺文物维修工程开工(组图)
    ·全国六省区网络瘫痪事件调查:黑客私斗引发
    ·白酒消费税调整方案出台 一线白酒品牌税负
    ·全运会:天津队球员追打主裁判(组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