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已对1100多个县完成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
2009-07-28
中国已利用现有调查资料完成了全国1100多个县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即在计算机上模拟并三维重现了分布全国各地的土壤特性。这一成果将在农业种植、大气环境、水污染、粮食安全等多项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来自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全国1∶5万土壤图籍编撰与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课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维理介绍,高精度数字土壤能提供详尽的土壤质量信息。发达国家上世纪末以来高精度数字土壤发展迅速,广泛用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耕地保育、农业绿箱政策等方面。 项目组科研人员通过传统土壤科学方法、数据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融合应用,首次建立了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模型。该模型既能较完整的保留中国以往土壤调查原始记载,也为各地今后进行新一轮的土壤质量调查和观测记载预留了空间,同时还实现了土壤信息与中国基础地理信息的无缝链接,有利于今后基础地理信息内容的扩充和数字地球技术的发展。截至目前项目组已完成1100多个县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覆盖了全国半数地区。 张维理说,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能够以5公顷为单元为农田提供100多项土壤质量信息,还首次实现了土壤图与土壤剖面信息的链接,使各地完成的10余万个珍贵的土壤深层剖面科学记载可以系统再现。预计至2012年,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将可覆盖全国五分之四的地区。 为配合各地基本农田建设、测土施肥、耕地地力调查、水污染治理等国家工程的实施,已完成的1100多个县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成果已提交相关省、市、县业务部门,为这些地区和部门科学实施国家工程提供了农田土壤质量信息。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人民日报撰文谈新疆7.5事
    ·广西:特警业务技能大比武
    ·甘肃一公安局长乘套牌车被曝光 6警车共用3
    ·康定泥石流灾害善后工作有序开展(组图)
    ·雨中搜救(组图)
    ·航行途中练兵忙(组图)
    ·西藏大昭寺小昭寺文物维修工程开工(组图)
    ·全国六省区网络瘫痪事件调查:黑客私斗引发
    ·白酒消费税调整方案出台 一线白酒品牌税负
    ·全运会:天津队球员追打主裁判(组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