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已对1100多个县完成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 |
2009-07-28 |
|
中国已利用现有调查资料完成了全国1100多个县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即在计算机上模拟并三维重现了分布全国各地的土壤特性。这一成果将在农业种植、大气环境、水污染、粮食安全等多项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来自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全国1∶5万土壤图籍编撰与高精度数字土壤构建”课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维理介绍,高精度数字土壤能提供详尽的土壤质量信息。发达国家上世纪末以来高精度数字土壤发展迅速,广泛用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耕地保育、农业绿箱政策等方面。 项目组科研人员通过传统土壤科学方法、数据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融合应用,首次建立了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模型。该模型既能较完整的保留中国以往土壤调查原始记载,也为各地今后进行新一轮的土壤质量调查和观测记载预留了空间,同时还实现了土壤信息与中国基础地理信息的无缝链接,有利于今后基础地理信息内容的扩充和数字地球技术的发展。截至目前项目组已完成1100多个县的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覆盖了全国半数地区。 张维理说,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能够以5公顷为单元为农田提供100多项土壤质量信息,还首次实现了土壤图与土壤剖面信息的链接,使各地完成的10余万个珍贵的土壤深层剖面科学记载可以系统再现。预计至2012年,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将可覆盖全国五分之四的地区。 为配合各地基本农田建设、测土施肥、耕地地力调查、水污染治理等国家工程的实施,已完成的1100多个县高精度数字土壤建设成果已提交相关省、市、县业务部门,为这些地区和部门科学实施国家工程提供了农田土壤质量信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