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民政部针对"申请人瞒报收入情况"要求:客观核对
2009-07-28
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门在加强民主监督和社区公示同时,探索通过部门、机构之间共享居民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信息的办法,来客观核对救助申请人的收入及财产信息,防止骗取社会救助行为发生。 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社会救助方面的投入,城乡低保资金大幅度增加,医疗救助、廉租住房救助等工作相继启动。低保“含金量”不断增加。为了获取政府救助,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单位出具虚假收入证明等情况层出不穷,这也为“人情保”、“关系保”开了绿灯。 造成上述情况,原因之一是民政部门对申请人收入缺乏有效监督手段。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城市处处长刘喜堂介绍,根据目前的救助程序规定,困难居民提出救助申请后,民政部门主要采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法核查其收入,这实际上是对申请人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的“估算”,离科学核算还是有差距的。随后的社区评议和张榜公示环节可以加强群众监督,但民政部门仍难以客观掌握准确救助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受法律法规限制,申请人的金融资产、隐性就业收入等信息,目前民政部门无权查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申请人提供虚假收入信息,如果就业单位提供虚假证明,民政部门无能为力。 原因之二是民政部门人手少、工作经费缺乏。刘喜堂说,人手少、工作经费缺乏也是基层民政工作的不争事实,2008年全国区县以下低保工作经费人均仅7元,一名县级低保工作人员平均要为5400名低保对象提供救助服务。因此大量具体工作只能委托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承担,这事实上将社会救助资源的分配权交给了社区。 刘喜堂希望,即将出台的《社会救助法》能明确为民政部门查询救助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信息提供便利,以便杜绝救助申请中的造假行为。同时,民政部门也会要求救助申请人事先向救助经办机构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引导建立社会诚信机制。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人民日报撰文谈新疆7.5事
    ·广西:特警业务技能大比武
    ·甘肃一公安局长乘套牌车被曝光 6警车共用3
    ·康定泥石流灾害善后工作有序开展(组图)
    ·雨中搜救(组图)
    ·航行途中练兵忙(组图)
    ·西藏大昭寺小昭寺文物维修工程开工(组图)
    ·全国六省区网络瘫痪事件调查:黑客私斗引发
    ·白酒消费税调整方案出台 一线白酒品牌税负
    ·全运会:天津队球员追打主裁判(组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