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珠峰第一巾帼潘多:"祖国让我成为有用的人"
2009-07-28

新华网南京7月27日电 题:珠峰第一巾帼潘多:“祖国让我成为有用的人”

新华社记者蒋芳、王恒志

生长在珠峰脚下的潘多,藏语名字的意思是“有用的人”。这个出身农奴家庭的藏族女子,在197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险要的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性,将自己的名字永远地刻在了祖国的登山运动史上。

时光流转,珠峰依旧。古稀之年的潘多在共和国六十岁生日之际,由衷地说:“登山改变了我的命运,祖国让我成为有用的人。”

从农奴到珠峰第一巾帼

1939年5月,一个普通的西藏农家生下了一个女孩,父母为她取名“潘多”,在藏语里意为“有用的人”。

“这个名字在藏区是很常见的,就跟张三、李四差不多。”潘多告诉记者。在她的记忆中,为农奴主放羊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面目已经模糊。瘦弱的母亲每天摸黑起床捻羊毛,搓成一根线后,把毛线绕在纺锤上,连上梭子,织机便咯吱咯吱地响起来,一直响到深夜。

“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有时能吃上糌粑糊糊,我就用手沾着吃,吃完了还要把手指舔干净,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整块硬实的糌粑。”潘多说。

那时的西藏还没有公路,运输货物靠马帮、牦牛帮或人力背驮。商队从印度、尼泊尔穿过喜马拉雅山口,把罐头、玻璃器皿运到西藏,卖给农奴主,再把盐巴、羊毛运走。人们管干这种营生的人叫“背夫”,每走完一趟,能分到几十块钢洋。潘多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背上六七十斤的货物往返于喜马拉雅山山区,一走就是十几个小时。在生活的重压下,体弱的母亲不久也离开了人世,潘多一夜之间成了举目无亲的孤儿。好在1958年西藏已经和平解放,潘多不再是农奴了!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她在拉萨七一农场找到了一份工作。

“如果不是碰上了中国登山队来农场挑人,或许我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藏族妇女。”潘多回忆道,“教练披着军大衣,踩着军靴,样子神气极了。我和其他藏族女孩子,都以为这是汉人要招兵,就去试了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人民日报撰文谈新疆7.5事
    ·广西:特警业务技能大比武
    ·甘肃一公安局长乘套牌车被曝光 6警车共用3
    ·康定泥石流灾害善后工作有序开展(组图)
    ·雨中搜救(组图)
    ·航行途中练兵忙(组图)
    ·西藏大昭寺小昭寺文物维修工程开工(组图)
    ·全国六省区网络瘫痪事件调查:黑客私斗引发
    ·白酒消费税调整方案出台 一线白酒品牌税负
    ·全运会:天津队球员追打主裁判(组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