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中国县级市竞争力评价榜出炉 |
2009-08-01 |
|
继成功推出《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后,7月22日,由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09中国县级市竞争力评价》在北京隆重发布。昆山、张家港、乌苏市、额尔古纳市、库尔勒市5个县级市成功跻身2009中国县级市的4项竞争力评价冠亚军之列。据悉,此次开展的竞争力评价没有采用传统的相关因素的评价方法,而是将竞争力评价界定为评价对象在竞争的过程中,在评价的目标时间所能够达到的水平的测度,测度的方式就是用竞争过程的数据,预测目标时间可能达到的值,即竞争力值。研究人员解释说,一个地区的竞争力,除经济规模外,还包括该地区的政治和社会、人文和环境、教育和人力资源等等其他相关的因素,因此,人均GDP竞争力评价之外,我们同时还开展了GDP所包含的三大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丰富了评价的内容。而评价的数据均取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2008年),并对年鉴中个别可识别的数据错误做了修正。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内容翔实、数据准确、具有权威性的《2009中国县级市竞争力评价》报告。报告指出,县级市是我国县域经济中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部分。县级市涵括广大农村,又有一个经济的中心城区,肩负着城市化和建设新农村双重历史重任,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特殊的地位。此次评选出的县级市“竞争力100”的竞争力在规模、水平和提高速度方面都创造了佳绩。在经济规模上,县级市“竞争力100”人口占全国人口4.8%,2007年的GDP占全国GDP的11.9%。2009年GDP的竞争力值占全国GDP的13.1%。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报告显示,地级及以上市是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主导,“竞争力100”县级市的2003-2007年GDP增长率和2009年GDP增长率的竞争力值均高于地级市的市辖区的增长率。而县级市“竞争力100”GDP的竞争力水平和提高速度两方面均高的状况,也进一步表明:“竞争力100县级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各个区域的增长极。报告最后显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应当继续发挥“竞争力100”这些县级市的吸引外部资源“极化”的优势,同时应当更多发挥这些增长极的“扩散效益”、“辐射效应”,发挥它们带动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使我国的区域获得更加平衡发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