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快乐观” |
2009-08-01 |
|
快乐观是人的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对人的行为有内在的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追求快乐和幸福是人的天性,领导干部和普通人一样,也有自己的追求,但是领导干部作为我们党的事业的领导者,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更应当处处做表率,《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当前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出这样那样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快乐观扭曲,价值观错位,以奢靡为乐,以腐化为乐,甚至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一味地追求个人享受。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形象、侵害了人民群众利益,而且制约和阻碍了我们事业的发展。因此领导干部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树立正确的快乐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极为紧迫。
|
总书记"四个大力"的希望具普遍意义
汪洋:陈绍基、许宗衡案没有直接联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生部拟要求托幼机构不得拒收乙肝儿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甘肃:小学生监考干部
揪出25名作弊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邓家设灵堂接受亲友悼念卓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是要以人民的快乐为乐。我们传统文化中,与民同乐是核心价值之一,孟子就提出“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的问题,我们传统文化中,不仅要求与民同乐,而且要以人民的快乐为乐,“若家给人足,肤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李世民《资治通鉴》卷一九六)。我们党也向来把人民的幸福快乐作为奋斗目标,领导干部作为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执行者,要时刻想着群众,真心为群众办事,热心为群众服务,把群众的快乐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快乐幸福,彻底克服那种为群众办一点事就以功臣自居的官僚主义思想。
二是要以遵纪守法为乐。明朝大臣万钢曾言“畏法度者快乐”,这一说法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常怀敬畏之心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有了敬畏之心,人才能谨小慎微,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而李源潮部长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也提出:当干部要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可以说领导干部常怀敬畏之心,才能不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方向,而“畏法度者快乐”这一提法,在当前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干部更应当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而我们看那些出问题的领导干部,他们目无党纪国法,利用手中的权利为所欲为,最终却是身陷囹圄。以遵纪守法为乐,慎独、慎微,心中常怀党纪国法,经常自我反省,模范遵守法律,也就“心中无愧自然乐”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