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齐中熙、王晔彪)作为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至2009年8月1日,已通车运营一周年。
一年来,京津城际铁路运送旅客1870万人次,列车正点率98%,以安全、高速、平稳、舒适赢得了广泛赞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以此加速推动中国和世界高速铁路发展进程。
京津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也是城市最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全长12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使北京至天津30分钟内就可到达,把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连成一体。
“京津城际拉近了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时空距离,放大了各种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空间,对两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是连接京津两地的‘双赢快车’。”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专家赵立华表示。
开通运营以来,铁路部门根据客流状况先后3次调整列车运行图,将列车开行对数从开通时的47对增加到目前的59对,今年春运期间曾一度增加至74对。
天津市市长黄兴国说,京津城际铁路作为中国高速铁路“第一路”,对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红昌认为,2008年下半年以来,京津两市GDP总量保持较大增长,与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促进两地经济密切往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拉动经济增长是分不开的。
“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模式,使京津两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范围逐步扩大,有力地促进了两地的“同城化”和“一体化”。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