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城市地面过度硬化成时尚 潜藏鲜为人知的生态危机
2009-08-03
入夏以来,几场暴雨,再次让南京的排水系统显现尴尬。而雨水排泄不畅的背后,还有一个很多人可能并不知晓的重要原因——我们的城市地面“过度硬化”!地面“过度硬化”成时尚 近年来,大规模的地面硬化在我国许多城市和发达乡镇流行起来,并被认为是现代环境建设的重要工程。 所谓“硬化地面”,就是用水泥、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城市广场、商业街、人行道、停车场、社区活动场地。这种趋势,正在由城市一步步向乡村蔓延,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许多农家庭院也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水泥。 省环保厅生态自然处副处长贺震对此极不赞成。他说,“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接地气’,大规模、无节制地硬化地面,让我们阻断了‘地气’,远离了自然。” 你可能想不到的“生态危机” 专家告诉记者,过度硬化给城乡环境造成的生态危害是多方面的,有很多可能是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 其一,阻断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被硬化了的地面不能渗透雨水,便阻断了雨水直接补充地下水的途径,使城市的地下水位难以回升,加重了城市的干旱、缺水问题。专家指出,上海等一些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下陷楼房开裂,除去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外,过度的硬化地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造成雨水资源快速流失。硬化的地面使土地失去蓄水功能,对暴雨不能有效吸收,使宝贵的雨水白白流失掉。据《瞭望》周刊报道,每年仅北京城区流失的雨水就达6—7亿吨,而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每年最大的供水量也仅10亿吨。 其三,影响城市防洪排涝。正常情况下,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土壤像海绵一样吮吸大自然的恩赐,喝饱之后,剩余的雨水流入江河湖泊。专家把这一过程称为“海绵效应”。但硬化的地面就像铺在土壤这块海绵上的有机薄膜,降水只能流淌其上,“海绵效应”也就不复存在。因此,常常发生“天一降暴雨,城市就被淹”。 其四,制造城乡生态荒漠。硬化地面“排除”了生态因子中最基本的因子——土壤。所以,我们经常在城市里见到树木“长”在水泥地上,窒息而枯死。 其五,加重城市污染。下暴雨时,雨水遇到硬化地面便四处横流,并携带大量的城市污染物,如汽车排放的油污、轮胎的磨损物、建筑材料的腐蚀物、路面的沙砾,等等。这些受到严重污染的城市地表径流,缺失了土壤的自净环节,直接从雨水管道流入内河,从而造成城市水体污染。 其六,加重城市热岛效应。硬化之后的地面大量反射、保留然后释放太阳的辐射。在夏季,硬化了的地面可使地面温度升高几度,使城市显得更为炎热。 借古鉴洋,“透水”地面是方向 贺震提醒说,没有必要进行硬化的地面,就不要枉费金钱进行硬化;而对于必要的硬化地面,也应该探索采用透水的方式,尽量降低其负面作用。 事实上,我国传统的园林、庙宇、宅院和街道之所以具有持久生命力,地面具有很好的透水性是重要因素之一。北京北海公园内建于590年前的明代团城高出地面十多米,其上却郁郁葱葱地生长着百年老树。高于地面几十米的南京明城墙上,如今许多地方仍生长着树木。这些树木之所以从不依赖人工浇灌,就在于其地面充分利用了青砖的透水性。下雨时,雨水可以通过砖面和砖缝流入土壤中,为树木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人类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怎样保持平衡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了宝贵的经验。德国针对城市地面硬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要把城市80%的地面改为透水地面,并有具体细化的建议,比如:人行道、自行车道和步行街巷地面,应采用透水性地砖铺设,而且砖与砖之间也应采用透水性填充材料;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应采用实心砖铺设,且砖与砖之间应留出一定空隙,使天然野草可在空隙中生长,这样的地面可以有35%的绿化功能;房舍周边、居民区步行道以及校园和公园的步行道路,宜采用细碎石或鹅卵石铺设,这种路面不仅透水性能好,而且还不长杂草。 德国的弗莱堡是著名的生态城市。十几年前,弗莱堡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后,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拆除公路之外的所有硬化地面,代之以多种形式的透水地面。这种对城市地面的生态型改造,使得弗莱堡的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城市因此而充满灵气。 上述做法,显然值得我们借鉴。 通讯员雨辰记者杭春燕
     相关链接
    ·厦门检验检疫部门成功排查一船员感染甲型流
    ·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献给国庆60周年暨建军
    ·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在京落下帷幕
    ·白酒消费税新规8月1日起实施 白酒厂家可能
    ·鸟巢座套冠名权拍卖被叫停 招商演变成炒作(
    ·高速公路统一命名“京珠”改名“京港澳”
    ·沱牌曲酒率先公开表示提价 高端产品最高涨1
    ·商务部:年初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有7大利好 稳
    ·6家网络接入服务商对色情网站监管不力被曝
    ·北京流乞人员安置探索社会代养 强讨将依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