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宁都起义领导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董振堂壮烈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广大指战员无不为之悲痛。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参加了为董振堂烈士召开的追悼会,毛泽东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董振堂,1895年生,河北新河人。1917年考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炮科。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因战功显赫,由排长逐级递升至师长,曾参加1924年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和北伐战争。在西北军任职期间,董振堂十分重视军队的群众纪律。有一次他带领部队路过深县,正值桃子成熟,严令不许官兵摘取,并下了一道手令:“留头不吃桃,吃桃不留头。”赢得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26路军第73旅旅长时,被调到江西“围剿”红军。“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日益倾向革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31年12月14日他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第26路军1.7万余名官兵举行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后任军团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屡立战功,声名大震,成为驰骋中央苏区的一员骁将,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勋章。1934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红5军团在董振堂的指挥下,不断发展壮大,与红1、红3军团并称为中央红军三大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董振堂率红5军团担任后卫。在湘江战役中,他率部在蒋家岭、永安关、雷口关等地,浴血奋战数昼夜,终于阻住了十几倍于己的追敌,掩护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安全渡过湘江。红5军团为此付出重大代价,由1万余人锐减到不足5000人。所属红34师,被阻止在湘江以东,与围攻之敌进行了英勇战斗,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1935年5月上旬,他指挥红5军团在金沙江南岸与追击之敌激战数昼夜,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赢得了宝贵时间。渡过金沙江后,中央红军终于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多次胜利完成阻击国民党军的任务,为保障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赫赫战功,董振堂所率红5军团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5军团改称红5军,董振堂任军长。率部参加了绥(靖)崇(化)丹(巴)懋(功)和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等战役。1936年10月所部编入西路军,渡黄河西征,指挥所部参加攻占山丹、临泽、高台等县城的战斗。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1月12日,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指挥5个旅的兵力围攻高台。董振堂指挥红5军坚守阵地,浴血苦战9昼夜,给进攻之敌以重大杀伤,终因弹尽粮绝,于20日和全军3000多名将士一起壮烈牺牲,时年42岁。(图为新华社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董振堂(人民英模)
2009-08-03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州5年工资倍增计划面临大考
     相关链接
    ·厦门检验检疫部门成功排查一船员感染甲型流
    ·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献给国庆60周年暨建军
    ·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在京落下帷幕
    ·白酒消费税新规8月1日起实施 白酒厂家可能
    ·鸟巢座套冠名权拍卖被叫停 招商演变成炒作(
    ·高速公路统一命名“京珠”改名“京港澳”
    ·沱牌曲酒率先公开表示提价 高端产品最高涨1
    ·商务部:年初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有7大利好 稳
    ·6家网络接入服务商对色情网站监管不力被曝
    ·北京流乞人员安置探索社会代养 强讨将依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