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名小学生参与监考一场公检法干部公开竞职考试,平均每人揪出一名作弊者。近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采取的这一“非常规”举措,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小学生监考公检法考试
7月26日,凉州区举行由265名公检法干部参加的公开竞职笔试。据记者了解,5月中旬以来,凉州在全区公检法干警中公开选拔24名正科级和42名副科级审判员、检察员、侦查员。历时120分钟的这场闭卷考试,是公开选拔活动的11项工作程序之一。
据凉州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凉州区现有人口近103万人,其中公职人员19877人,行政事业单位干部15623人,科级干部1769人,干部基数大,领导岗位少、配置压力大。
2007年以来,凉州区提拔任用干部中以公选竞争形式产生的占到57%,竞争性选任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
凉州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说,为确保竞职工作公开和透明,他们不仅抽调区纪委、组织部干部和武威市六中教师担任主、监考,还选择18名小学生担任监考,对笔试全过程进行监督。
这些小学生都是少先队员,也被称作“红领巾”监考官。他们都在上小学5年级,担任班干部,且品学兼优。来自和平街小学、12岁的亮亮(化名)告诉记者:“能给叔叔阿姨当监考,我觉得很新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考试前一天,这18名少先队员和成年监考人员一起接受了培训。经过抽签分组,每个考场都由2名成年人和2名小学生共同监考。据了解,成年监考的报酬是每人50元,区委组织部事后向每个监考的小学生赠送一套学习用品作纪念,价值也是50元。
记者了解到,这次考试成绩不计入公开竞职的总分,但关系到能否进入下一轮面试环节。试卷满分120分,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各占一半,主要测试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
后据凉州区委组织部的统计数据,约九成考生通过了这次笔试。
“非常规”举措应对考试作弊
之所以选择小学生参与监考干部公开竞职考试,凉州区委组织部向记者提供的书面材料说,这“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是在干部选任监督中进行的尝试和探索。”
凉州区委组织部认为,“红领巾”监考让成人考生心理有压力,让监考从行为监督上升到一种道德层面的监督,用孩子的纯真激发成人遵守考场纪律的自觉意识;“红领巾”监考考虑的问题少,能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做到“秉公执法”。
这次考试共有25人因作弊被取消竞职资格。凉州区委组织部部长黄霓透露,其中“红领巾”监考发现作弊者近20名,平均每人揪出一个。 tujian.org
值得一提的是,作弊者并没有被当场取消考试资格,而是完成了整个考试过程。黄霓说,25名作弊者中,有20人实际上考试成绩高过及格线,“但我们在发给作弊者单位的成绩单上备注,此人因作弊被取消竞职资格。”
黄霓说:“取消资格的决定是考后第二天集体研究作出的,这是为了保护孩子。我们事先也有顾虑,考前培训时就告诉孩子们,如遇到作弊情况不要发生冲突,先提醒,然后登记作弊者的考号就可以了;如果监考过程中发生争议,由主考和成年监考人员负责协调处理。”
至于事后的打击报复,黄霓认为“应该不会有,如果公职人员的素养真到了那个地步,早该被清除出干部队伍”。
黄霓告诉记者:“如果只是成年人监考,他们顾虑多,也不一定能及时制止,或许认为大家都不容易,从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红领巾”监考,黄霓认为取得的实际效果和社会反馈都不错,以后的干部选任考试可以参照借鉴。
“红领巾”监考引发社会关注
凉州区这种“非常规”举措传出后,迅速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有评论指出,这一举措未尝不是遏制舞弊的一种办法,毕竟孩子敢于较真。
有人指责这次“红领巾”监考干部是政府在“作秀”。黄霓回应说:“我们的初衷是让考试更公平、公正、透明,没想到外界反应这么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黄霓表示,这次监考对于18名少先队员来说是一种实践锻炼,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红领巾”监考亮亮则说:“有了这次经历,我懂得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刻苦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中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考出优异成绩。”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包晓霞对此事的态度具有一定代表性:“表面看这是一种遏制考试舞弊之风的探索,实质是有关人员在逃避应该承担的职责,让纯真的孩子来承担本不属于他们的任务。”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包国宪、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范鹏等学者则认为,这种“非常规”手段虽说有一定效果,但并非长久之计。根治考试舞弊之风,还需认真分析问题的症结,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记者韩传号、朱国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