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当代河北农民与5名志愿军烈士的特别情缘 |
2009-08-03 |
|
新华网石家庄8月1日电 题:军魂荣归 鱼水深情——一位当代河北农民与5名志愿军烈士的特别情缘
新华社记者朱峰 范世辉
|
总书记"四个大力"的希望具普遍意义
汪洋:陈绍基、许宗衡案没有直接联系
tujian.org
卫生部拟要求托幼机构不得拒收乙肝儿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甘肃:小学生监考干部 揪出25名作弊者
tujian.org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邓家设灵堂接受亲友悼念卓琳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7月31日,河北省保定市七一路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矗立在这条路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既威严庄重,又透露着庆祝八一建军节的喜庆气氛。这支英雄之师曾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力抗强敌,屡建奇功,赢得“万岁军”美誉。
很少有人知道,就在部队驻地相隔几十公里的地方,在保定市定兴县固城镇的一个小村落里,37岁的青年农民李红旗与这支部队发生着微妙的关系。12年前,他曾收藏了5张志愿军烈士家属证明书,烈士们生前都在“万岁军”服役。这些年来,这位淳朴的当代农民矢志要把这些烈属证明送还给烈士的亲人,演绎出一段穿越50余载的军民鱼水情。
5张烈士家属证明书引出的故事
1997年,当时20多岁的李红旗去保定市一个古玩市场游逛,一处摊位上的几片纸张吸引了这个酷爱收藏的小伙子。那些纸张因年代久远已经发黄,但却并没有破损,它们有着统一的格式,封面写着“革命烈士家属证明书”,内容是烈士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简单情况,末尾有烈士亲属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发证时间是1952年。
经验告诉李红旗,这些纸张是真货,有价值。经过与摊主讨价还价,5张烈士家属证明书,他花了2500元买到手。“我们家都是农民,2500元不是小数目。不过我想着过一段时间找个下家,加价再卖出去赚一笔。”李红旗说。
不过,李红旗回到家中仔细研究了这些纸张后,倒卖赚钱的想法却渐渐动摇。“这都是志愿军烈士啊,是为人民牺牲的,立了那么大的功劳,他们的亲人却不知道。这些证明本来是应该寄给烈士老家的,怎么就流失到民间了呢。我是不是该物归原主?”
后来,李红旗父亲的一番话更加让他坚定了归还的信念。“孩子,这不是你的东西,我觉得你应该把它们还给它们的主人。你出门打工时,我不是也常惦念你吗,时不时打电话问问情况。这些烈士的亲人也一样,肯定关心自家孩子在战场的生死。如果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成了烈士,这太遗憾了。”李红旗向记者回忆当初父亲如此劝导他。
从此,他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找烈士家属的漫漫长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