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之:爱国何须表扬,那是天经地义的本分! |
2009-08-03 |
|
香港潮州商会会长、隆昌行(集团)有限公司主席许学之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国家的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就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中新社发 陈伊敏 摄
“建国六十年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国家的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就是一个明智的决策。”香港潮州商会会长、隆昌行(集团)有限公司主席许学之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
总书记"四个大力"的希望具普遍意义
汪洋:陈绍基、许宗衡案没有直接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卫生部拟要求托幼机构不得拒收乙肝儿童
tujian.org
甘肃:小学生监考干部
揪出25名作弊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邓家设灵堂接受亲友悼念卓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九四八年,刚离开高中学堂的许学之从汕头来香港开拓梦想。战后的香港在一个十九岁年青人眼中简直是一个“繁荣的天堂”。当时不少同乡都在做苦力,许学之“希望自己有一技之长”,工作之余不仅修读无线电和会计,还兼职做珠宝、抽纱小生意。“那时候,香港人几乎不看钟表,只埋头工作”。为了融入新环境,许学之在三个月内学会了粤语。
许学之接手经营家族的“隆昌行”生意后,一直坚持采购地道中药材,牢牢把关质量,在参茸界享有声誉。为调查药材出产过程及质量,他多次冒著危险深入药材原产地视察。“药材关乎健康,必定要讲究质量,对于主要品种,我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原产地。”他回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新疆之旅,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交通运输相对落后,山路崎岖不平,沙石流不断,车行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停下来三、四次,把刚坠落在前方的大石头搬开。
潮州人素有“中国犹太人”之称,不少潮州商人都是跻身国际舞台的华商典范。有八十八年历史的香港潮州商会,代表香港一百多万潮人的声音,每一届领导者都是香港举足轻重的人物。被称为院士会长的许学之不仅是商界翘楚、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还获颁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大学院士,今年七月初更获特区政府颁授“铜紫荆星章”。踏入许学之的办公室,书香和参茸香扑鼻而来,让人精神抖擞。细品着功夫茶,许学之在谈笑风生中畅谈今昔。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当时国内尚未对外开放,从原产地药农那里购买药材,必须要通过合作社、药材公司、进出口公司,最后抵达经销商。而一些名贵药材的出口更指定经销。许学之凭借诚信、道地、质量的经营理念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内地在香港四位指定国产人参及鹿茸经销商之一,与海外众多药商建立起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药材贸易步入开放和规范化,港商可以到原产地物色药材,但是要通过进出口公司买卖。如今,贸易流程早已简化,双方贸易完全自由畅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