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向好关键时期

浏阳镉污染事件:环保局长 副局长停职 tujian.org

青海省海南州肺鼠疫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北京:劳动争议案增周末法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深圳政府机构改革启动 减少机构15个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长期以来,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固化着人们的思维,并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上,那就是担心常规体检中检测出“乙肝”阳性(即“表面抗原”或“两对半”结果为阳性)会传染其他人,因而造成了对“乙肝”阳性者实际上的歧视。

现在,终于有乙肝专家组向卫生部直陈,没有任何科学证据可以证明,在常规体检中检测出“乙肝”者,会在入学、入托或就业过程中,影响到仅与其有日常接触的同伴们的健康。因此,用人单位及学校、幼儿园等,也就没有理由据此报告辞退或拒收阳性者。日前,卫生部也公布了《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

常规体检取消乙肝“两对半”项目,是尊重科学和实事求是。这不仅对所有“乙肝”阳性者是身心的解脱,也是全民的思想解放,其意义不亚于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当初,人类对艾滋病的理解也是似是而非,甚至认为与HIV阳性者一道生活、工作,也有可能被传染,以致“谈艾色变”。但事实上,只要没有伤口和体液接触,与HIV阳性者一道正常生活、工作,是不会染上艾滋病的。因此,早该结束“谈乙色变”的观念了。

取消乙肝检测,不仅是取消多年来对乙肝患者的歧视,解除无端加在其身上的桎梏,也是求得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

我国近年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增长较快,慢性乙肝患者已达3000多万人,而乙肝病毒携带者达人口总数的10%,总人数高达1亿多人。显然,取消乙肝检测,对这一庞大群体来说价值重大,对整个社会来说意义深远。

2003年,浙江大学毕业生周一超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因体检查出“小三阳”而被认定不合格,周一超在激愤中,将区人事局干部一人刺伤一人刺死,周一超也被判处死刑。这种全输的悲剧,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2003年9月25日,张先著因公务员招考和同样的被歧视,状告芜湖市人事局,被称为全国“乙肝歧视”第一案,那么在未来,诸如张先著等众多状告乙肝歧视的人,也将不必再陷入痛苦而难过的维权困境了。

因此,即便没有专家这个取消“乙肝两对半”检测项目的建议,也应普及乙肝疾病的知识,并在行动上有强制而可行的做法。例如,在各种医疗单位的体检套餐上彻底删除“乙肝两对半”检测项目。当所有医疗单位都不再列入这一项目时,就是向公众明确表态,这种检测是多此一举。

然而,专家观点何时能通过卫生部的论证,进而出台相关政策,依然是问题的关键。取消乙肝检测,消除对乙肝阳性者的歧视,这既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也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发扬。期待卫生部及时论证专家观点的可行性,尽早出台相关政策。

tujian.org

乙肝检测:“谈乙色变”的观念该结束了
2009-08-03

近日,国内权威乙肝专家崔富强在成都透露,卫生部将出台政策──常规体检表(含入学、入托、就业、健康证申领等)的待选“菜单”中,将统统取消乙肝“两对半”项目。(8月2日《成都晚报》)对此,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8月2日表示,这只是专家的观点,并不代表政府的官方意见。卫生部是否收到了相关专家的这项政策建议,还有待查实。(8月2日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

     相关链接
    ·厦门检验检疫部门成功排查一船员感染甲型流
    ·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献给国庆60周年暨建军
    ·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在京落下帷幕
    ·白酒消费税新规8月1日起实施 白酒厂家可能
    ·鸟巢座套冠名权拍卖被叫停 招商演变成炒作(
    ·高速公路统一命名“京珠”改名“京港澳”
    ·沱牌曲酒率先公开表示提价 高端产品最高涨1
    ·商务部:年初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有7大利好 稳
    ·6家网络接入服务商对色情网站监管不力被曝
    ·北京流乞人员安置探索社会代养 强讨将依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