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向好关键时期

浏阳镉污染事件:环保局长 副局长停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青海省海南州肺鼠疫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北京:劳动争议案增周末法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深圳政府机构改革启动 减少机构15个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比尔·盖茨花亿元租房看奥运”,“北京房地产商协会会长赞成炸掉故宫盖住宅”,“韩国《朝鲜日报》称‘孙中山是韩国人’”……桩桩件件,白纸黑字,有鼻子有眼,实则都子虚乌有。而新近热传的一条新闻则是:“内地私人拥有财产超过1亿元的有3220人,其中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占超亿元富豪人数的91%”。

在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读者慢慢也摸出了一些判别新闻真伪的门道,最直接的一条便是检索新闻源。一看消息源,或说是“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援引一份由‘国务院研究室、中央党校研究部门’联合完成的调研报告”,或说是“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课题组”,权威性似乎无可争辩;再看转载和评论者,不乏主流报刊和知名网站。可事实证明,这经验并不可靠:再权威的消息源也可以伪造,主流报刊和知名网站也难以保障消息的真实性——这是一条从2006年就开始在博客中流传的地地道道的假新闻。

中央党校研究室表示,这份报告纯属子虚乌有,数据更是假的。蔡继明委员在博客中郑重澄清,自己从未引用过这份所谓权威部门的报告。至于消息源自“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课题组”的说法,更是以讹传讹,受到课题组负责人陆学艺的严辞批驳。

从2002年开始,《新闻记者》杂志便开始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原以为“只要竖起新闻打假的大旗,呼啦啦立马就会聚集起浩浩荡荡的讨伐大军,不消半个时辰,假新闻便‘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无奈8年过去,“尚未见到胜利的曙光”。编辑部感慨“高估了媒体人的自律力”,“低估了假新闻的生命力”。

Web2.0时代给新闻传媒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消息来源。数以亿计的网民将自己周遭的生活情境“报料”到网络,成为职业新闻人最便捷的信息宝库。媒体的运作是需要成本的,对信息的核实、对真相的挖掘,是其最主要的成本之一。而假新闻最喜欢的,是那些“成本意识高”、浅尝辄止的记者和媒体。

市场化环境给新闻传媒带来的最大变化,则是受众新闻需求取向重要性的凸显。满足这些需求,往往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仔细想来,众多假新闻都符合一般受众的新闻消费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记者编辑有防范假新闻的意识,也常常缺乏防范的动力,稍一松手,假新闻便招摇上市了。

毋庸讳言,中国今天的新闻环境还远未成熟。在这样的环境中,低成本的“纸馅包子”还颇有市场。但从长远来看,媒体不是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路边摊贩。放松把关,放弃责任,虽可节省人力物力于一时,甚至收获眼前的轰动和商业利益,丧失的却是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媒体赖以生存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基础。

“纸馅包子”当然好做,也许好卖,但肯定不好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纸馅包子”并未走远
2009-08-03

掐指算来,曾经轰动全国的“纸馅包子”假新闻已过去两年多时间,造假者已受到法律惩处。但虚假新闻的闸门似乎并未由此严严合上,改头换面的“纸馅包子”仍不时新鲜出炉。

     相关链接
    ·厦门检验检疫部门成功排查一船员感染甲型流
    ·在共和国的旗帜上——献给国庆60周年暨建军
    ·第24届世界魔术大会在京落下帷幕
    ·白酒消费税新规8月1日起实施 白酒厂家可能
    ·鸟巢座套冠名权拍卖被叫停 招商演变成炒作(
    ·高速公路统一命名“京珠”改名“京港澳”
    ·沱牌曲酒率先公开表示提价 高端产品最高涨1
    ·商务部:年初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有7大利好 稳
    ·6家网络接入服务商对色情网站监管不力被曝
    ·北京流乞人员安置探索社会代养 强讨将依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