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困生外地上大学可在京贷款 期限最长可达14年 |
2009-08-04 |
|
昨天,北京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正式启动,今年起,凡考入外地高校的京籍贫困生可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生每学年可申请贷款金额最高为6000元,贷款期限最长达14年。 据了解,以往高校的助学贷款因大学生毕业后流动性大、银行后续管理难度大,学生违约率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个别大学生恶意不还贷的现象,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则在身份认定、信用约束上,避免了大学生毕业后就失去联系。 北京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由市财政局、市教委、市民政局、市银监局联合启动。按照规定,北京籍考入京外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可申请此贷款。每个学生每学年最高可申请6000元的贷款,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4年。学生在校期间利息全部由中央财政补贴,毕业后利息全部由学生和家长共同负担。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去外地读大学的北京学生约有1万名,其中不乏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与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相比,生源地助学贷款延长了贷款期限,学生还款压力有所缓解。政策规定,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即最长增至14年。而国家助学贷款最长还款期限为10年。 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的受理时间原则上为每年7月至8月。学生及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必须共同向户籍所在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请。此外,考入在京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仍然实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同一学年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不能重复申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