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浙江:现代服务业成经济企稳回升重要“引擎”
2009-08-04
  人民网杭州8月3日电 (记者袁亚平、江南)基本完工的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将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今年“十一”开街后,人们可以在王润兴酒楼等名店茶楼中吃杭帮菜、品龙井茶,可以在边福茂等老字号店中购中国传统商品,可以在王星记、张小泉等工艺美术商店中欣赏艺人的传统精湛手艺,在创意产业街中买到自己心仪的艺术品,可以在太极茶道等茶楼中听“小热昏”和越剧、看茶艺表演。国内外游客还可以在坊巷的家庭旅店中体验杭城老百姓的市民生活。宜居、宜商、宜游、宜文的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将让老人在这里追忆历史,青年人在这里体验时尚,外国人在这里感受中国,中国人在这里品味世界。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人均GDP居全国省区第一位的经济大省浙江,经济开始企稳回升,总体运行态势向好。其中,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表现尤为“抢眼”:上半年,浙江省第三产业增加值4543亿元,同比增长12.2%;全省上半年6.3%的GDP增幅中,第三产业贡献率达83.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同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说,浙江正面临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要发展时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浙江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和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是浙江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标本兼治、保稳促调”部署的必然选择。
tujian.org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GDP增幅比一季度回升2.9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回升速度1.9个百分点,重要原因在于浙江实体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其中第三产业功不可没。上半年,浙江金融、房地产、批发和零售、其他服务业的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6.3%、16.1%、14.6%和8.5%。

  为力保经济持续回升、强推经济转型升级,浙江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做好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章,以增添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地从实际出发,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杭州市今年推出加大财政投入、税费减免优惠、加强用地保障等九项扶持政策,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加快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大旅游产业、金融服务业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

  今年上半年,随着“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各项政策措施初现成效,浙江新设企业数逆势上扬,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据统计,上半年浙江新设第三产业企业30869户,占新设企业总量的63.8%,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企业总数中,第三产业企业为347063户,占企业总量的52.2%,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认为,浙江经济经过近二十多年高速增长,正进入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阶段,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尤为重大。2000年至2007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9%,增速居全国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36.4%上升到40.7%,今年上半年则达45.23%。在第三产业内部,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等比重明显上升,文化创意、电子商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此外,联结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加速向生产前期研发和生产后期营销领域渗透,其增加值已超过消费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上升。
     相关链接
    ·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评选结果揭晓
    ·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正式开始独立护航征
    ·2009世界女排大奖:中国队夺冠
    ·五大连池矿泉水开发陷纷争 10年三大投资者
    ·我国放射事故率高美国20倍 辐照食品安全存
    ·北京白酒价格中秋前后看涨 "舍得酒&qu
    ·"中国旅游日"设立或不了了之 曾
    ·网络旅游成时代新潮 点点鼠标可周游世界(组
    ·"体检取消乙肝检测"引关注 卫生
    ·四川宜宾国税分局长嫖幼案今宣判 自称心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