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好好照一照、问一问:我们的决策对群众负责了吗?人民群众在我心头到底有多重。
在最近一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向广大共产党员提出了五点要求。其中第二点明确提出: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爱民、为民、利民想问题,依法、公正、公平办事情,在联系群众、服务人民、造福百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这一论述中,把如何“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方式路径和目标等,以高度浓缩而清晰直白的语言提炼了出来。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正是因为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恪守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保障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保证了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自觉性,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
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的确存在一些把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相分割甚至相对立的错误观念和作风。有的领导干部在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问题上,如征地拆迁等,不是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制定政策,而是一味地要老百姓“牺牲小家顾大家”,甚至明目张胆地与民争利,屁股坐在老板的位置上。群众的正当要求被当作耳边风,能压就压,能拖就拖。群众一旦有维权行动就斥之为刁民,动辄上纲上线、危言耸听,直至把百姓推向政府的对立面,最终使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演变成错综复杂、不堪收拾的大难题。近年来各地积累的许多案件中,此类性质的比例不在少数,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