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我的爱乐人生与祖国息息相关" |
2009-08-04 |
|
新华网福州8月3日电(记者 许雪毅)怀抱革命理想奔向解放区,那一年,她19岁,从刚学会解剖蚯蚓的医学生变成了敲锣打鼓的文工团员;公派留苏学习,她成了新中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举行首个交响音乐会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2周年。她是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郑小瑛。
|
中国尝试选拔"村官"进入公务员系统
基础测绘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8月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教育部:暑期集中活动"非必须不办"
卫生部:体检删除乙肝项目并非官方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中国倡导全社会实践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与祖国同命运、共浮沉。”郑小瑛说,祖国遭难,她被迫离开指挥岗位;祖国复兴,她重新拿起了指挥棒;得益于祖国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她到厦门创办了目前全国唯一的民办公助职业交响乐团。
她说:“我的爱乐人生与祖国息息相关。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就不会有我的任何成就。”
乘着歌声的翅膀奔向新中国
郑小瑛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6岁开始学钢琴。“如果不长在新中国,我最多是中学或大学音乐老师,或教教钢琴而已。”她说。
乘着歌声的翅膀奔向新中国,这一豪迈之举开启了郑小瑛的人生传奇:“我成长在抗日战争年代,遇到了一些思想进步的老师,学了很多抗战歌曲。淮海战役打起来了,我受进步同学的影响,参加了民主学生运动。1948年底,新中国成立前一年,我和当时很多进步青年一样,满怀追求正义的理想,义无反顾地投奔了革命。”
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年八十高龄的郑小瑛豪情不减当年,笑声爽朗。“我从家里跑到解放区时才19岁,当时我考上了国内最好的协和医学院,在金陵女子大学生物系读预科。”
因为有音乐基础,郑小瑛在文工团里很突出,她上街宣传党的政策,敲锣打鼓、扭秧歌,样样都干,还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演出、采风。她笑着说:“我这个出生在上海的姑娘就这样来到基层,接受了最初的革命洗礼。这奠定了我人生观的基础。我认识到,音乐来自人民,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这个信念支撑了我一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