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温和标签难改腐败本质
2009-08-05
云南省麻栗坡县委原书记赵仕永说:“那些不给钱就不办事的人是‘暴力腐败’;像我这样,在为人办好事的情况下收点儿钱,是温和的,所以我说自己是一个温和腐败的县委书记。”赵仕永因受贿索贿400多万元、贪污50多万元,6月29日被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650万元。(8月4日《检察日报》)“温和腐败”虽是赵仕永创造出来的新名词,但是它所呈现的却是司空见惯的腐败现象。不论给腐败贴上怎样的标签,最终也摆脱不了它危害社会、损伤民众利益的事实。从赵仕永的所作所为来看,我们确实能够看出,他符合“温和”的标准。但其实,大部分贪官的作为和赵仕永并无二致。赵氏提出“温和腐败”,显然不是为他一个人辩护,而是在证明自己的作为符合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立场。这种自以为是的辩解透露出了他对目前存在的潜规则现象的认同,并企图证明当前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在一些民众眼里,赵仕永在为官期间的作为,大抵算得上是一个“好官”。他在自己腐败的过程中,达到了一种“双赢”的局面。报道中讲到,他在下属和民众眼中,虽然是“法盲”,但他很有威信。能够看出,此类贪官在人伦和道德上,具有无比良好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充满了“重人治,轻法治”的意味。一个民族的心理和精神面貌,在为官之道上,能体现得一览无余。赵仕永案的发生虽然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他私欲膨胀所致。然而,在私欲膨胀过程中,糟粕味十足的“官场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决策。“温和腐败”不单单是官员自上而下创造的,更与当下官场的不正之风密切相连。这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争事实:现代文化,包括法治精神,在面对官场潜规则由内而外的侵蚀时,是如此脆弱。如何制止这种大规模的侵蚀,是当政者面临的一大问题。
     相关链接
    ·男子北京公交车上欲纵火被制服 无人员伤亡(
    ·巩固稳控成果确保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我们也想过安稳的日子”
    ·公安部督察专员首次公开选拔
    ·水电油价格改革有序推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
    ·“我们非常愤怒,也感到惭愧”
    ·卢德铭(人民英模)
    ·应对危机不能“赶数据”(声音)
    ·在新疆破获5起暴力恐怖团伙案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万余名公安民警牺牲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