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食品和碘盐安全应确保公众知情 |
2009-08-05 |
|
近日,两则涉及食品安全的消息,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一是实施食盐加碘15年后,可能由于摄碘过量,部分地区的甲状腺疾病反而频频发生。(8月3日《南都周刊》)二是河南杞县“钴60事件”加剧了人们对辐照食品的担忧:辐照食品是否安全?(8月3日《中国经济周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汪洋批"赶数据":把桥拆了重建搞GD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反恐部门在疆破获5起暴力恐怖团伙案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发改委要求提高水价上涨透明度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两部委:门诊小病应逐步纳入医保报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两个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首先,是食品中添加微量元素或对食品加工采用的技术所涉及的度量问题。古人早就提出,过犹不及。但在食品加碘的问题上,从报道上看,有些地方却呈现出了“过”,因而可能造成与缺碘相同的对人健康的损害。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根据目前市面上多数碘盐中每克盐含碘20-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220-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过度补碘的结果,反而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这类病例在一些地方已大量出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辐照食品来说,同样存在辐照过量危害健康的问题。实际上,辐照过量是我国辐照食品的一个重大漏洞。尽管各国对允许的辐照剂量标准不同,但为了减低成本任意加大辐照剂量,国内一些辐照厂和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已是3倍或5倍地超过国际剂量的最高标准,而且这样的大剂量辐照未能得到有效监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碘盐更反映着我们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长达15年的碘盐反映的是,我们的决策和行为可能需要调整,多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内陆地区和山区,人们较少吃到海产品,因而可能缺碘。但是,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可以通过海产品和饮食的多样性补充到碘。但是,我们实行的却是整齐划一的方式,无论是缺碘地区还是碘丰富地区,市场上只有碘盐销售。这使得不缺碘地区的人们,由于从碘盐中食用了过多的碘,可能反而患甲状腺疾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