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全球性的产业布局“洗牌”中,如何找准结构调整方向和切入点,是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与前些年相比,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所处的国际背景已发生变化。发达国家产业收缩、新兴经济体竞争加剧的压力,迫使我们必须抓住产业链中最富价值的关键环节,实现国产化配套,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价值链,彻底跳出“拉美化”产业畸形的陷阱,最终实现由要素推动的传统产业体系向靠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的转型。
不能轻言放弃传统产业,可走高新科技转型升级之路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体经济所受的冲击集中暴露了传统产业的产业链不完备、工业附加值不高、技术储备不足、对资源与外需依赖过重等问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从此前公布的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看出,我们必须在传统产业内部增加技术含量,降低高污染、高能耗成本,以此提高中游产业集聚的附加值水平。可以说,传统产业要走出困局,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作为我国最大的轻纺基地之一的浙江绍兴,虽然去年下半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其支柱产业纺织行业也一度陷入困境,但在政府和企业的联手推动下,中低端产品的高新技术化正在成为当地纺织业应对危机、实现突围的新转机、新动力。
在今天的绍兴纺织行业,一个共识已经形成:高端产品肯定有高新技术含量,但高新技术不一定只存在于高端产品中,传统行业中的中低端产品同样也可以高新技术化。绍兴中国轻纺城建设管委会主任周如生说,我国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的传统行业中,纺织是最能转化吸收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之一,目前包括数码印花、高分子与纳米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正带动绍兴纺织产业整体“变脸”,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绍兴嵊州领带产量约占全国90%,金融危机的倒逼压力加快了全行业的“装备革命”,目前当地已经拥有进口高档电脑提花剑杆织机1300多台。由于设备的高科技化和生产数控化,当地领带企业已有效解决了领带抗皱、防菌等技术难关,并致力于世界最新技术的研发应用。 [1] [2] [3] [4]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