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重要组织基础。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搞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但是,如何加强、怎样拓宽、怎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考验着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
对此,河北省保定市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他们在全市推行“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和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通过建立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关爱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村干部队伍人心不稳、动力不足和后继乏人的问题,激发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认可和推广。
新形势下的村干部激励新机制
保定是一个人口大市,更是一个农业大市,近8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农村工作非常繁重。无论是保稳定还是促发展,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离不开广大基层干部。
保定市委书记宋太平告诉记者,从农村工作实际看,素质问题是制约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经济颈”。客观上讲,农村素质较高的群体走出农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观上讲,农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收入低、没奔头、有后顾之忧,直接造成农村高素质人才引不进,优秀人才留不住。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只有对农村干部政治上多关爱、生活上多关心、工作上多支持,才能稳定干部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夯实基层基础。基于此,保定市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建设的意见》,在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干部待遇等方经济采取了突破性举措,提出了具有农村特色的“一定三有”工作机制。
为了使广大村干部收入有一定的保障,保定全经济推行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 绩效补贴 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结构补贴制度。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基础职务补贴按照当地劳动力平均收入的标准发放,目前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基础职务补贴平均每月近700元。如果考核称职,每人每月还可以拿到当地农村人均纯收入2%的绩效补贴。另外,为鼓励发展村集体经济,保定市还建立了村集体经营收入增长奖励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