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7日电(记者张云龙)7日结束的第九届中日经济合作会议认为,中日两国东北地区提升经济合作水平迎来了新的机遇。
共有600多人参加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的中日经济合作会议。其中包括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政府代表团,日本日中东北开发协会、日中经济协会成员单位和东北七县地方政府代表团。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代表们就绿色农业、节能环保、投资贸易和交通旅游进行了讨论交流。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表示,这次会议本着推进产业升级、推广技术成果、推动区域合作的思想,在能源、环保、绿色农业等方面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合作领域。
在本次会议上,日本富士电机公司、日立公司等企业介绍了在环保方面的新技术,并希望打入中国市场。
日中东北开发协会副会长清川祐二说,随着中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推动日本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交通设施的改善为中日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今年6月,横跨日本海的航线正式开通,成为日本东北地区第一条国际轮渡航线。而中蒙间乔巴山至阿尔山的两山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这条从蒙古国至图们江入海的通道,被认为是另一条便捷的欧亚大陆桥通道。
日本秋田县副知事中野节认为,为了迎来日中新的交流时代,构筑数个低耗时、低成本的物流通道十分必要。
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顾问副岛利宏认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促进东北地区社会的全面振兴,并使其成长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中心的崭新阶段已经到来。前不久,中国将辽宁沿海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是顺应形势变化的决定。
在他看来,东北和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和储备基地,而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也具有优势。同时这一地区资源丰富,经济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果在中国刺激内需政策鼓励下,居民购买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发展潜力相当巨大。
《2009(呼和浩特)中日经济合作会议备忘录》认为,中国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与日本东北地区将共同努力,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互利双赢为目标,进一步增进区域间建设性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