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网络渐成官民便捷通道 发言人能否助政府"突围"?
2009-08-08
继广东省委办公厅推行“网友意见建议交办会”、实现“网络施政”后,近日,广东省职能部门第一个“网络发言人”现身虚拟世界,将在网络上回应网民质疑。(8月7日《人民日报》)

作为日趋成熟的信息平台,网络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连接百姓和政府最便捷的通道之一。甚至在一些维权无门的群众看来,网络有着将真相公诸于世、倒逼相关政府部门作为的特殊功能。从“王帅发帖”到山东农民“悬赏清官”,发帖——媒体关注——政府调查正成为越来越常见的维权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政府职能部门设立“网络发言人”确实是明智之举。在操作上,设立网络发言人只是政府部门进行了一次固定网名注册。但在这种简单的“身份操作”背后,我们可以看出它所具有的浓厚的主动意味:政府部门正在努力改变以前在网络舆论面前被动作为的尴尬形象,希望通过将新闻发言人制度延伸到虚拟世界,主动把握群众诉求,并主动作为。

然而,要将网络发言人的做法推广,并使其助政府部门实现网络突围,还有待于设立网络发言人的部门积极调整作为态度并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关注网络舆情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为群众办事,“王帅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当地政府部门对待网络的方式恰恰与民众的期待截然相反。如果了解网络上的群众诉求后,网络发言人也只是掩盖对政府部门不利的信息,而以“无可奉告”、“仍在调查”等官样文章打发网民,那就只会将好事办坏,得不偿失。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八女投江(人民英模)
    ·走访慰问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
    ·戴秉国会见索尼娅·甘地
    ·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7·5事件后新疆首个出疆务工团抵浙
    ·培训费不从职工工资里扣
    ·第一时间真干事实跑过传言
    ·各地各高校积极引导新疆返乡学生参与7·5事
    ·卫生部:未通过复审的医疗机构不得继续开展
    ·中方希望欧盟慎重发起对中国铝合金轮毂的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