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文化产业振兴市场是必然趋向
2009-08-10

一个产业的集聚,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企业的集聚上来。政府的主导力,只有加上企业主体力,加上文化产业园区、协会、沙龙等社会运作力,才能迸发出真正的活力

现在,几乎每个大点的城市都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一方面,只要有点拿得出手的历史遗迹,当地政府就迫不及待地申请文化遗产之类;另一方面,不惜花费重金规划建设,大到战略部署,小到文化工程项目等等。在所有的文化产业建设中,政府都担当着绝对重要的角色。

文化资源高度利用的结果,便是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则是以文化产业的集聚来解释的。比如,一个名人,如果能够发挥出效应,即可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从名人故居的开发,到工艺品的制造,还可以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等等。

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文化产业既有一定的物质商品的属性,又有精神产品的属性,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益。文化产品的这些属性表明,文化产品有着很强的正外部性。针对这种经济特性,在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政府就必须介入,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政府有义务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支撑作用,为文化产业特别是主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财力支持。固然,主导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政府的力量,其集群的形成也倾向于政府驱动模式。但是,正如有人所认为的,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主导必然让位于市场导向,市场是必然趋向,政府主导只是或然的选择。不管是哪一种产业,企业不但是产业集群的基本因子,也是产业集群的真正主体。

政府在引导文化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认识到政府的作用和企业的角色,只有将自己的位置摆好,才能运筹帷幄、进退自如,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某地文化产业是否振兴,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是否形成了文化产业的集聚。在产业集聚中,培育龙头企业无疑是形成文化产业的关键。有人曾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在生态学中,一个生物种群中往往存在一个或几个生物物种,它们的数量和大小及在食物链中的地位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种群的性质。同样,在企业生态群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就拿美国好莱坞电影文化产业集群来说吧,它就是以电影制片公司为龙头,以电影相关产业为支撑的“链条式”文化产业集群。

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而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态势。如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军事、科技和经济竞争,演变为价值竞争。发达国家的竞争目的,就是让世界认同其文化价值观。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许多省区也纷纷举起了“文化图强”的大旗,广东、江苏、浙江等都先后打出了建设“文化大省”、“文化教育强省”的口号,确立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然而,一个产业的集聚,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企业的集聚上来。政府的主导力,只有加上企业主体力,加上文化产业园区、协会、沙龙等社会运作力,才能迸发出真正的活力。(彭兴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王乐泉:新疆今年预定经济目标不动摇
    ·广西发文:不许打着领导旗号揽工程套资金
    ·河北深泽一月开480个会:干部发“荤段子”
    ·环保公益诉讼案检察院坐原告席
    ·李林(人民英模)
    ·王乐泉:反分裂是长期复杂尖锐的斗争
    ·温家宝江苏考察:坚持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一个农民的小账本和大变化
    ·“最牛家庭”的60年:124人大家族四世同堂
    ·一国际航班传有炸弹乌鲁木齐启动应急预案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