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富二代"问题根源是社会转型期潜规则盛行
2009-08-17

20多辆白色的豪华奔驰车,在夜色里呼啸而来,戛然而止,在路人慌乱的回头中,车上走下来一水儿的“阔少”,个个戴着墨镜,穿着黑色西服,扬长而去……时尚偶像剧里的“经典”镜头,如今已然成为大中城市繁华之地最常见的真实一幕。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富二代”的新闻层出不穷,再次引起公众对这个“特殊阶层”的关注和热议。当顶级名车与可观财产成为他们的“时尚”标签,俱乐部和名利场成为他们的隐形符号,而他们的名字却更多地和酒后肇事、马路飙车等负面新闻纠缠在一起时,很多人会思考一个问题:公众和“富二代”之间或明或暗的紧张关系,到底是谁的责任?是公众隐隐的“仇富心理”妖魔化了“富二代”?还是少数“富二代”的出格炫富、仗势欺人而引起?

说到底,“富二代”问题,正是社会转型期潜规则盛行的一次集中放大。“富二代”的放纵、炫富、嚣张等等,根源是社会转型期潜规则盛行结出的恶花。

马路飙车,也许是“富二代”事关生活方式的一次青春记忆,却因撞伤公众神经甚至威胁他人生命注定招致社会不满。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对“富二代”抱有负面印象。与其说,公众对“富二代”负面事件和问题“过于敏感”,不如说,那是对金钱和法律较量、财富和公正碰撞的深深担忧。

也许公众把“富二代”的负面形象放大了,也许公众是在拿显微镜观察“富二代”,但不管怎样,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公众对其承继者必然有更高期望。毕竟,社会需要一个有担当和有责任的“富二代”,而不是一个只知炫富、放纵的“富二代”。

有一点毫无疑问:对中国很多刚刚富裕或者暴富起来的人说,还来不及学习如何“做富人”,如何“花钱”,如何在财富面前“一日三省”,不迷失、不膨胀。公众有时嘲讽和恼怒那些在全民致富比赛中“率先胜出”的人,与他们知道钱如何赚而不知如何花有很大关系。

比如在宁波高速公路上耀武扬威的“宝马男”,某私营企业老总的儿子,由于所驾驶的宝马车无牌照、无保险,被高速交警拦下要求暂扣车辆。谁想到,“宝马男”当场叫嚣“500万摆平交警”,还在高速公路接连上演了“砸车秀”的闹剧。

让公众如此不安的,是富二代骨子里冒出的“拿钱搞定一切”、“拿钱摆平”的人生信条。而这样的人生信条从何而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浙江浦江县建违德数据库
    ·昆明立法保障舆论监督:阻碍新闻监督追究法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点火起跑仪
    ·“这两天我失眠了”
    ·石家庄回应“改名”:不宜更改也无规划
    ·打造“航母”淘汰“小舢板”(声音)
    ·庆幸赶上了好时代
    ·正确认识新中国的两个三十年(“六个为什么
    ·张思德(人民英模)
    ·什么是高清电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