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务员学五门外语起“风波”
昆明市新闻发言人强调,“开展公务员‘三普’培训,但并不强制实行考证制度,只是借此鼓励公务员多学一些知识”
漫画 刘道伟
昆明市最新规定,从2009年8月开始,用一年的时间,对全市50周岁以下的在职公职人员进行“三普”教育培训,到2010年底实现:全市公职人员在上班时间、各类会议、公务活动和公共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通过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掌握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英语日常用语300句,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四国日常用语各100句。
此举引来一片热议,有肯定,也有质疑。
8月11日,昆明市新闻发言人刘海发再次发表声明,“昆明开展公务员‘三普’培训,但并不强制实行考证制度,只是借此鼓励公务员多学一些知识。”
市委书记带头学外语
8月8日是立秋的第二天,供职昆明市政府某“边沿”部门的张女士借假日来到石林县一个乡下朋友家采摘,一是休息,二是释放压力。
“我们太艰难了,‘五加二’和‘白加黑’把休息时间占完了,现在又要我们学五门外语,”她说,“不过也适应了,仇书记是想尽快把昆明搞好。”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7月16日,昆明市委、市政府举行专题会议,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调研成果。有关部门汇报说,目前,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开办小语种教育教学的机构,每年培养的各小语种人才不超过200人/种,小语种人才缺口很大,与昆明市作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桥头堡”的地位不相称。
在场的市委书记仇和当即责成分管领导抓落实,并表示目前他自己正在自学越南语、缅甸语和老挝语。 [1] [2] [3] [4]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