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老海关孙传禄:见证祖国的“金钥匙”开启发展大门
2009-08-17

新华网广州8月16日电(记者叶前、王攀)1938年,生于越南防城的孙传禄只有19岁,但在一本《大众哲学》的影响下,他毅然只身前往延安,投身革命的滚滚大潮。

“当时周恩来同志见我年纪小,就安排我去学外语,没想到,这就让我与新中国的海关、外贸等涉外事务结下了不解之缘。”孙传禄回忆说。

孙传禄,曾在解放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两个重要历史“节点”先后担任广州海关关长、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主任,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退休,一直奋斗在中国的海关和外贸战线上。

海关,常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国门”。这位亲身参与和见证了新中国海关事业的“老海关”说,新中国的建立让中国人民把这把“金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改革开放让中国用这把“金钥匙”打开了通往世界市场的发展之门。

新中国成立让祖国大门的“金钥匙”回到了人民手里

1949年10月14日,羊城广州迎来了盼望已久的解放。15日清晨,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粤海关上迎风飘扬。次年1月31日,粤海关正式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从那时起,中国南大门的这把“金钥匙”第一次放进了中国人民自己的口袋里。

也就是那个时候,孙传禄从东北南下,进入广州海关工作,他的人生里程也就此与广东海关和新中国的对外交往事业永远“绑”在了一起。

他说:“那时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海关改造成独立自主的人民海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一篇:大众阅读需要“引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浙江浦江县建违德数据库
    ·昆明立法保障舆论监督:阻碍新闻监督追究法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点火起跑仪
    ·“这两天我失眠了”
    ·石家庄回应“改名”:不宜更改也无规划
    ·打造“航母”淘汰“小舢板”(声音)
    ·庆幸赶上了好时代
    ·正确认识新中国的两个三十年(“六个为什么
    ·张思德(人民英模)
    ·什么是高清电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