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市长信箱”称“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来面淡”。21日,网民“寒笑”将应城“市长信箱”里这则回复发到网上。政府部门的如此回应,遭到网民潮水般的抨击(2009.08.22《楚天都市报》)。
顾名思义,“市长信箱”、“行风在线”或“政行风热线”都是为了方便社会监督反映党政部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所开通的投诉、举报专线,其积极意义应当肯定。“市长信箱”、“行风在线”或“政行风热线”开设五年来,有些地方真正达到了整治作风、解决问题、提升形象、改善干群关系的目的,但是在一些地方问题也十分突出,根本就起不到推动作风建设的作用。
其主要表现,有的地方虽然开通了“市长信箱”、“政行风热线”,它只是一种标志性建筑或者是一种产品的商标或标签,并没有为老百姓解决所反映的问题。说白了,它的开通只不过起到“对上对下有个交代”罢了;有的地方“市长信箱”、“政行风热线”,经常无人接听,偶尔接通了,对方称“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来面淡”。更有甚者,许多地方为了达到宣传效果、避免意外的冷场和尴尬,部门和单位领导在走进“直播间”之前,安排手下“一帮人”事先拟定题目,并按照事先拟定的题目向“直播间”拨打“热线”电话,把“热线”时间挤得满满的。直播道也“直播”了,问题道也回答了,热线道也“热得烫手”,但真正有问题的百姓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是打不进去。这种“阳光下的操作”使热线完全丧失“服务群众”、“面对群众”的意义;还有的地方“政行风热线”热线从表面上看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真正能替老百姓解决所反映的问题并不多。为此,老百姓十分不满,甚至“骂娘”。久而久之,“热线”也就成了摆设,无人问津。
有媒体报道,全国31个省(区、市)、94%的市(地)和一批有条件的县(市)开通了“政风行风热线”,其中26个省份市(地)一级的开通率达到100%。然而,事实上,网络的广泛覆盖并不能成为说明成绩的唯一。其中,热线不热是通病,解决不了问题是共性,在圈内虽然频频亮相,但群众有问题却不愿意打热线,许多人甚至不知道有个什么“热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