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5年间 |
2009-08-26 |
|
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 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建设5年间
吴晶、杨舟
对于新疆阿勒泰草原哈萨克族女孩贾娜儿来说,新建起的寄宿制学校无异于“第二个温暖的家”。
|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审计署公布财政支农资金违规问题整改结果 tujian.org
统计局长:网民说工资"被增长"让我脸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土资源部:下半年将严查囤地未建现象
tujian.org
原江苏省公安厅长黄明升任公安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24日至27日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有了新学校后,上学的困难再也没有了,即使放假了,大家也愿呆在学校,多读点书”。贾娜儿说。
自2004年实施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使农村孩子告别了“早晨上学数星星,晚上放学看月亮”的日子,有效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杜绝了因地理客观条件而造成的辍学和失学现象。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基本解决了西部农村地区学生“进得来”的问题,满足了195.3万名新增学生的就学需求和207.3万名新增寄宿生的寄宿需求。
为了这项工程,中央共投入100亿元,共建成7651所寄宿学校,覆盖中西部地区953个县,其中西部536个、中部417个。
“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这是寄宿制工程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农民常挂在口头的话。这些学校的一砖一瓦,都铭记着中国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历史不会忘记: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宣布: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基本实现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
到2000年底,全国通过“两基”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5%以下。然而,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有一师一校点约9万个,占全国校点的80%以上;在一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区、半农半牧区和荒漠地区,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右的小学生需要寄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