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鲜花簇拥下的布达拉宫更加美丽(8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华网拉萨8月24日电(记者
边巴次仁)“布达拉宫还是我小时候记忆中的布达拉宫,它的外形、内设没有任何变化。”从小在拉萨长大的藏族老人朗杰说。
总投资达到3.8亿元的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的正式竣工。虽然朗杰通过电视了解到了布达拉宫第二次维修工程已经正式竣工,但是这位老人“固执”地认为布达拉宫没有“变”。
历时7年完成的布达拉宫第二次维修,真正做到了文物维修的首要原则:“修旧如旧”和“保持原貌”。这是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最成功之处。
西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郝鹏说:“在工程实施的7年时间里,维修以尽量减少扰动、确保文物古建筑原有风貌的真实性和固有的历史信息得以保存和延续为目标,坚持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以保存文物古建筑固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为做到‘修旧如旧’,工程技术人员在完全尊重历史原貌的原则下,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布达拉宫进行维修。”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说。
据介绍,在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进行维修的过程中,维修办按照维修工程总体方案的要求,对文物古建筑维修坚持以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为主要技术手段,特别是坚持砌筑笾玛墙和块石加片石的藏式传统砌墙法,在打制传统阿嘎土、绘制室内外彩画装饰和外墙“手抓纹”抹面等方面,传统藏族建筑维修技术和工艺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强巴格桑说,作为古代建筑,布达拉宫具有传统建筑的特点,延续了历史上的很多建筑风格来砌筑。为做到“修旧如旧”,布达拉宫维修以藏式传统建筑艺术为主,有助于保持其原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