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31日电 题:“中国箭乡”演绎弓箭多元现代意义
新华社记者秦交锋、关俏俏、李建华
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也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箭乡”。如今,在察布查尔,古老的弓箭早已不是戍边的武器,它已从战场走向了现代竞技场、经济大市场,弓箭文化演绎出了多元现代意义。
锡伯族善骑射,在清代乾隆年间,4000多名锡伯人从东北的盛京(今沈阳)西迁至伊犁河谷戍边屯垦。而现在,弓箭不再用来保家卫国,许多锡伯族儿女拿起弓箭在竞技场上为国争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子射箭队获取铜牌,其队员薛海峰就是从察布查尔走出来的锡伯族人,而男子射箭队的总教练郭梅珍也是察布查尔的锡伯人。
在中国射箭比赛的荣誉榜中,察布查尔籍射箭队员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在中国参加的历次奥运会中,就有察布查尔籍的4名射箭名将参加了4届射箭比赛。目前活跃在射箭领域的名教练,也有多位是来自察布查尔的锡伯人。射箭名将辈出,对于只有2万多锡伯族人的察布查尔来说,“中国箭乡”的荣誉名副其实。
实际上,如今在察布查尔,锡伯族人手中的弓箭不仅走进了比赛场,还走进了广阔的大市场,为锡伯族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察布查尔的4A级景区锡伯族民俗风情园,记者遇到来自新疆昌吉的一群游客,正在风情园的射箭场兴致勃勃地射箭。教练员在一边指导,游客拈箭、搭弓、瞄准等一招一式认真地学。
“嗖——”一支支箭脱弦离去,或上靶、或落地,游客们一阵阵欢呼。“早就听说察布查尔是‘中国箭乡’,这次在风情园了解了弓箭的相关历史知识,又亲自试射一番,很是过瘾。这样好的文化传统应该得到传承、发扬。”一位姓张的游客说。
目前,每天有十几批游客来此游玩,游客大多要尝试一番射箭活动。射箭,已成为来察布查尔旅游的外地游客“必选项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