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十二万大学生进军营 解放军兵源素质大提高
2009-09-01

清华大学电子系本科生刘培今年选择前往海军潜艇作战部队,成为清华近年来第一个前往潜艇部队从事基层指挥工作的毕业生。他是清华六名应征入伍者中的一员,也是全国十二万余高校应届毕业生入伍大军中的一分子。

当二00五年刚开始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高明告别校园进军营制造的轰动效应,今已难寻。与高明两年后重返校园不同的是,刘培等人将长期扎根军营,在部队建功立业。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说,本次十二万名大学生入伍“是历史的重复,更是时代使然”。他撰文回忆起解放军历史上有过三次知识分子或学生大规模入伍,带来的都是军队人才队伍建设上的大发展。

第一次出现在延安时期。大批知识分子投奔延安,带来延安文化建设的一次跃升。据统计,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二年底,有十万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障碍投奔延安,出现“天下英雄豪杰云集延安”之势。

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为了适应军队建设的需要和改善部队官兵的文化构成,国家动员数万名大学生进军队,不仅提高了部队的整体文化素质,同时也保证了一些技术军兵种顺利组建成军。

第三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更好地完成建设机械化军队对军官素质的需要,从一九八三年起,连续三年从地方大学批量招收毕业生,补充到基层军事指挥岗位上去。当时人们习惯称之为“学生官”。

公方彬表示,与前三次大量吸收知识青年入伍相比,本次招收大学生入伍,与其说是军队建设的特殊举措,不如说是国家与军队建设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据了解,除少量急需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干部特招入伍以外,今年是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从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中直招士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温家宝会见土耳其总理特别代表、国务部长恰
    ·回良玉同拉脱维亚总理东布罗夫斯基斯会谈
    ·好的经济政策就是好的环境政策(声音)
    ·一个“全程透明”的用人版本(调查)
    ·金钱能“奖”出爱心?
    ·突发事件须溯查责任
    ·民族盛开团结花 宗教踏上和谐路
    ·扩大就业健全社保人尽其才(共和国部长访谈
    ·河南乡镇超编进人可开除责任人党籍
    ·中国五大自治区成就展之新疆成就展侧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