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从这个月起,浙江省嘉兴市委组织部将在全市村、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中,设立70个组织工作观察点,每个观察点聘请一名特邀观察员。70名特邀观察员遍布全市,对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和干部个人情况,实时观察,随时监督。
一名观察员说:“我们身处基层,从群众的角度看问题,为组织部门把道关!”
聘请基层观察员,只是嘉兴近年来优化干部选任制度的一项创新。“这些创新围绕一个中心:增强群众参与。组织部门的视野宽了,眼睛亮了,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大大提高。”嘉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立平说。
让群众拥有提名发言权 干部举荐从源头参与
干部人选如何产生?是领导“点将”,还是干部群众“举荐”?这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去年7月18日,嘉兴市委组织部首次通过《嘉兴日报》、“组工网”、“红船网”,向全市发出《关于正处职后备干部初始人选民主推荐公告》。市区一位崔先生在网上看到公告后,第一时间为心目中的好干部写了推荐信。他说:“重要干部‘海推’这一举措非常好,使普通老百姓在推荐重要干部上有了发言权,有利于选出群众真正拥护的干部。”
嘉兴市委对正县处职后备初始人选进行了民主推荐提名,249名领导干部参加会议,另有10个单位党委(党组)和4名个人参与推荐,推荐涉及4586人(次),共404名干部。根据推荐结果和有关比例要求,市委全委会差额推荐产生了51名近期可提拔使用的正处职后备干部人选。
赋予了群众“话语权”,促干部初始提名程序不断规范,改变了“少数人选人”的状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好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