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日电(李燕飞、闫立功)内蒙古公安边防部队大力开展群众工作,创新工作模式,扎实推进爱民固边战略。截至目前,全区公安边防部队共在边境辖区创建爱民固边模范村58个,救助困难儿童137名,有366名民警兼任“村官”。
据9月1日在呼伦贝尔市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爱民固边战略推进会介绍,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爱民固边战略纳入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总体规划,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推进爱民固边战略,表彰全区爱民固边先进典型。实行爱民固边战略中,内蒙古边防总队主动回应群众的新期待,选择58个人口较多、经济落后、治安复杂的边境嘎查(村),开展了创建“爱民固边模范嘎查”活动。创建2年来,创建地全部实现了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恶性案件、无突出治安热点和无长期上访问题的“四无”目标,18个创建地实现了“零发案”,成为新农村建设、平安建设的示范点,一大批边防派出所被评为先进基层单位。
截至目前,内蒙古边防总队已将137名儿童纳入救助对象。官兵们筹措资金44万元,设立了“关爱困难儿童基金”,组织开展了“警营开放日”“爱心课堂”“警官爸爸”“警嫂妈妈”等精神关爱活动。
366名兼任“村官”的民警,坚持“多出主意不包办,评理断事不越位,为民谋利不伸手”原则,充分发挥部队根植群众优势、党务工作优势、政治工作优势和文化知识优势,帮建嘎查基层组织、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发动群众维护治安、引导群众致富,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辖区群众的好评。民警苏雅拉,参加工作7年来,坚持每天带上干粮、背上水壶,步行40多公里,在茫茫草原上辛勤走访。他多年积累走访记录,形成民情“红本本”,依靠神奇的“红本本”,接连破获多起盗窃案件。他的妻子娜日娜2003年从内蒙古医学院毕业后,放弃了城市工作的机会,跟随他扎根草原,并建立起集警务室、医务室于一身的“夫妻警务室”,成了远近牧户的温馨家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