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纵论工业结构调整 直面两大“难啃骨头” |
2009-09-08 |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小的时候,中国人管火柴叫洋火,管煤油叫洋油,很多东西前面都有个“洋”字。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周恩来总理宣布,中国使用“洋油”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这曾让他热泪盈眶。
|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温家宝向教师致问候 “永远是学生”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朱镕基答记者问》出版幕后:保密的新书
新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民所恨,除之"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参考:靠谱吗?
事业单位“三步”实施绩效工资
反响不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海“巧妇”今昔透视民生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一年,李毅中十八岁,就读于北京石油学院炼油工程专业。因为高中的时候,“听说中国的石油很短缺,甚至空军不得不减少空中训练”,李毅中选择了国家最急需的专业。有朝一日,中国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不再仰赖洋货,是李毅中和那代人共同的理想。
新中国一甲子,理想变成了现实。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中国全面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社记者专访时,李毅中说,中国用六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二、三百年的历程,实现了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伟大转变。
如今,中国三十九个工业门类齐全,二百一十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一九四九年,中国钢产量不到世界总量的千分之一,二00八年占到了近四成。去年中国的原油产量是一九四九年的一千五百多倍。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七号”,中国工业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尖端领域也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二00八年,工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了四成三。这些成就让李毅中感到自豪。
但“什么都不缺”的中国人,现在又面临新难题。去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业经济增速快速回落,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作为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李毅中直言,表面上看,此次工业经济调整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体制机制不完善、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市场诚信体系和监管体系不健全。
他认为,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解决当前中国工业发展中突出矛盾的关键环节。为此,工信部需在加强技术改造;推进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着力。
tujian.or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