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井陉拉花传承人武新全:民间艺术发展传承与祖国同命运
2009-09-29

新华网石家庄9月27日电(记者 曲澜娟)“民间传统艺术的命运始终是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的,我要把原汁原味的井陉拉花一招一式传授下去,让这门技艺更加繁盛。”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井陉拉花传承人、68岁的武新全老人对记者说。

井陉拉花属于北方秧歌,是河北最具特色的民间舞种之一,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相济的独特艺术风格。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形成并流传于河北井陉境内。

1957年,才十几岁的武新全因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而首次走出大山进京登台,并在中南海为中央首长做了专场演出,有幸与朱德、周总理合影。拉花始终伴随着武新全的成长,在当地矿业单位工作退休后,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传统拉花的传承中来,并获得极大的认可。

2008年2月,60多岁的武新全再次进京,这一回是参加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并与徒弟们献上了代表作《六合同春》。武新全说,因为拉花艺术,自己个人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白天就在家中的四合院里,晚上则要点起煤油灯在宽敞些的堂屋内,也只有农闲入冬的那三个月才有村子里扭得好的前辈们给年轻人指点指点技术,哪有现在这么多专业的舞台场地,毕竟当时填饱肚子最重要。”回忆起年幼时跟村里乡亲学拉花舞艺的经历,武新全感慨,自己所爱的拉花艺术的传承命运是和时代发展的节拍紧紧相连的。

传统的井陉拉花以东南正流派的《六合同春》最为知名,为取吉祥之意,传统的《六合同春》是由六名演员合作完成,老、中、青三个女性角色最初均由男演员反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井陉当地的思想还颇为陈旧保守,仍受到旧社会演艺人员社会地位低下的封建观念影响。

“那会儿,年轻女子是不敢登台露面的,无论她们多喜欢拉花,否则就会被说成‘嫁不出去的疯姑娘’,哪家姑娘也不想成为笑话。”武新全说。山区百姓的文化生活原本就较为匮乏,尽管拉花艺术是当地流传百年、人人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形式,在那个年代,女性终究无法参与其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史诗动情写沧桑
    ·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舞台鸿篇岁月回声
    ·10月1日起国家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
    ·伟大的复兴壮丽的诗篇
    ·温家宝将访问朝鲜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广东番禺“南粤苑”开张迎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形势大体恢
    ·灵武市经贸洽谈会引资296亿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