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为什么能远离 “崩溃论”
2009-09-29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题:中国为什么能远离“崩溃论”

新华网记者 郭鑫 田野 林甦

像“中美共同体”和“G2”这样的新造词在西方主流媒体中的不断出现,常常使人们觉得,中国作为不断崛起的大国将与美国平起平坐。

显然中国还没有具备那样的实力。不过,3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它在当今全球经济下滑中的强劲表现,可使世界重新审思其保持活力的秘诀。

然而,中国当前的这条成功发展道路得来不易。在寻求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时,中国共产党曾历经坎坷,应对无数挑战。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有人不断质疑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崩溃的危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有人曾怀疑一个代表无产阶级,而且大部分成员由农民组成的政党能否领导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国民党内的一些人曾认为:红色中国很快就会崩溃,因为它的领导人无法养活5亿人口,同时,红色政权缺少执政经验,对如何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国所知甚少。

中国随后的发展遭遇了严峻考验,其中包括朝鲜战争、“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在众多挑战中,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确几乎将中国推向崩溃边缘……

在冷战期间,中国的生存还受到了当时的霸权主义国家的威胁,它们计划对中国发动核突袭。

但是中国生存下来了,并且在今后创造了发展的奇迹。

政治学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其后的“大跃进”、“文革”等时期,对于外部世界关于“中国即将崩溃”的判断,中国并没有一个个去反驳,当时中国和西方处于对峙的局面,中国相对封闭,更注意在内部解决自己的问题。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在那个时候中国已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和远程弹道导弹体系,而且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建成了基本的工业体系,这使得中国逐步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1978年,中国重塑了自己的前途。自此,世界格局也随着中国的崛起而悄然发生改变。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家将中国的大门向全世界敞开,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再一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尽管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国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从未消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史诗动情写沧桑
    ·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舞台鸿篇岁月回声
    ·10月1日起国家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
    ·伟大的复兴壮丽的诗篇
    ·温家宝将访问朝鲜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广东番禺“南粤苑”开张迎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形势大体恢
    ·灵武市经贸洽谈会引资296亿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