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学生民主意识淡薄 专家:从小培养民主意识
2009-11-03

“中国学生从小接受的民主教育很少,民主意识淡薄。”当了20年班主任,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南京六中高级教师陈宇对记者说。2008年,陈宇在他的班上推行民主化管理,“在决定班级重大事项上,我已经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了,因为越来越多事情的决定权已经交给班级大会了。”

以前,班级的事都是班主任说了算。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像陈宇一样,将管理班级的权力交给同学,让同学用民主的方式自我管理,包括让同学们自己去竞选班长。

“这样做的积极意义是,孩子在懂得民主的政治学意义前,就已经受到了民主意识的培养。从早期开始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让他们很具体地感受到民主的好处,很有必要。”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蒋劲松说。

然而,在这些还不懂民主为何物的孩子当中进行民主教育也有难度。陈宇表示,(学生)没有民主意识,习惯了听从安排,给了民主权利,要么不会用,要么乱用。

陈宇的担心并非多余。纪录片《请投我一票》讲述了三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竞选班长的故事,其中有几幕场景引人思考:一个候选人在其他候选人进行演讲和才艺表演时,鼓动班里的同学起哄;而另一个候选人为了重新夺回自己的票数优势,给同学送小礼物,并私下向一同学承诺如果自己当选就让他当副班长。

观看过《请投我一票》的观众中,很多人对家长在孩子竞选过程中的指导表示反感,甚至讨厌。在该片导演陈为民看来,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大多来自于他们自身对社会的感悟,“在社会中遇到这个问题时他们是怎么过这个坎儿的,他们就会把这个原封不动地教给孩子,他们觉得这就是真理。”陈为民认为,与成人在为人处事中会隐藏很多不同,孩子像一面镜子,在接受家长传递的价值观以后,不懂得隐藏,遇到问题就会将家长投射给他们的价值观马上反射出去。

对此,蒋劲松表示:“民主选举之前,就应该将规则明确。对于这些刚开始接受民主教育的孩子来说,在实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负面现象,这时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地正面引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助理研究员田小红认为,让孩子首先讨论民主选举的规则,参与规则的制订,让孩子本身参与进来。他们自己制订好规则后,自己去走这个民主的程序。这样更有意义。

“如果投票结果和最终结果不一致,就再也不会有人相信这样的民主,也就不会尊重自己手中的那张选票,刚刚培养起来的民主意识,就彻底丧失了。”陈宇说,不正常的变成了正常的,民主就会丧失其本来面目,变成装点门面的花架子,民主背后的官本位思想,值得警惕。

这一点,从《请投我一票》中也可以看出:候选人成成问父亲,民主到底是什么?成成父亲的回答是“人民当家做主”。而成成认为,当了班长就有权力,让他(同学——记者注)站着就得站着,让他坐着就得坐着。

“其实,现在班长的职能就是代替老师去管其他人,这会给当班长的孩子营造出一种权力优越感,这一点值得注意。”陈为民说。

“纪录片中的成成为什么想当班长,就是因为他发现班长可以随意地打人,可以说一不二,可以在学生中有绝对的权威。而这种权威其实是我们一直在提倡要改变的东西。”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的沈奕斐说。

陈宇认为,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教育中,老师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没有出现重大违反规则的情况,一定要尊重学生选举的结果。教师的作用,应该是长期引导,从小事做起。

“民主教育进程,其路漫漫,但是小中见大,意义非凡。”陈宇说。(实习生 徐守利 本报记者 田国垒)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
    ·孟建柱:要进一步密切警民联系永远做人民群
    ·李克强会见新西兰总理约翰·基
    ·江西省2008―2009年度完成造林560.25万亩
    ·李源潮:要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好配强
    ·李克强会见新西兰总理约翰·基
    ·李克强与新西兰副总理举行会谈
    ·胡锦涛将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并
    ·温家宝将访问埃及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
    ·把握《孙子兵法》精髓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